
探索向體制外“放權” 首推全覆蓋式政府服務 “三制”改革開先河
本報海口5月31日訊(記者卓上雄)
時下海口,一項在全國范圍來看也是前所未有的又一體制創新之舉,正在有力推進。用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的話來說,那就是要政府向自身權力開刀,探索向體制外“放權”。據悉,在幾十年來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歷程中,海口已經至少三次走在了全國最前列。
桂冠一:推“三制”開地方政府審批改革先河
三制,即在政府行政審批過程中,實行“直接辦理制、窗口服務制、社會服務承諾制”。在我國的行政審批改革進程中,海口“三制”占有極其重要一席。
1950年6月1日,海口市人民政府成立,此后因種種原因幾經變化,于1982年4月恢復,并于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地級市。此間,海口多次進行有關改革,除了改造私營工商業、手工業改造,引導農民進行合作化等等,還涉及機構調整等行政體制改革等方面。
1988年海南建省辦特區后,海口掀起投資熱潮,同時面臨來自深圳等地區的競爭壓力。在這一形勢下,傳統的政府管理體制的剛性制約逐漸凸顯。如審批效率低下、暗箱操作、公共部門服務缺位等。當時的海口市車管所,甚至因此被新華社內參稱為“難民所”。
海口一些職能部門1992年開始削減不必要的權力,簡化辦事手續,嘗試實行“三制”。
此前,海口還宣布改企業審批制為登記制,即境內外投資者來海口申辦企業,可先成立企業后申報項目。海口因此成為了全國第一個可以“先上車后買票”的地方,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普遍歡迎。當時的海富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來海口市辦理建廠立項審批手續,沒想到僅用一天時間就辦完了相關手續。
2002年,作為全國地方政府中最早實行審批制度改革的嘗試,海口“三制”改革項目榮獲首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優勝獎,在全國體制創新領域豎起了一座標桿。
桂冠二:實現全覆蓋式政府服務全國第一
成立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并推行全覆蓋式的政府服務,是海口創造的又一個“全國第一”。
2005年9月,標志著海口市行政審批新機制初步形成的海口市政務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市建設局等18個政府部門190個的服務項目先行進駐,實行“集中受理、一口對外、承諾服務、統一收費”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同時規定,凡審批涉及幾個部門的,由一個部門牽頭辦理;涉及部門內部幾個處室的,確定一個處室為主辦理。這樣,群眾“進一家門”就可辦好事情,省時方便。
2008年,經深入調研與充分醞釀,一直在探尋政府服務新模式的海口決策層,決定在全國率先將原海口市政務服務中心建成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雖然名稱只有一字之差,但服務領域卻大大拓寬。
新的中心,在原中心職能之外大膽突破,整合全市67條原分散在各家單位和部門的熱線電話,建立起非行政審批領域的“12345”政府綜合服務熱線,為群眾訴求搭建統一受理平臺、監管平臺和政務公開平臺,同時實行全年全天24小時工作,由此實現了優質政府服務在所有工作領域的全覆蓋。截至目前,該中心已進駐單位39家項目471項,受理的企業與市民政務申辦件及接聽市民來電共計超過了76.6萬件。
今年5月1日,海口行政審批全面大提速,審批時限平均壓縮50%,總壓縮時限達4966個工作日。而這日前也得到了中央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巡回檢查組的充分肯定。
陳辭說,目前就全國各大城市來看,已成立政府服務中心的,海口是第一個;把非行政審批服務引入中心的,海口也是全國率先;而進駐中心的事項,海口也是最多。
桂冠三:全國率先探索向體制外“放權”
目前,海口正有序推進向體制外“放權”之重大舉措,已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與重視。而“嗅覺”靈敏的全國各大城市,更是紛紛派員前來學習取經。
去年12月初,海口市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作出《關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決定》。陳辭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在全國范圍內,海口是最先制定出臺這一政策的城市。
它的主要目標,就是要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充分發揮它們在海口經濟建設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將政府從過去的大包大攬、什么都要管的環境中解放出來,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陳辭形象地說道,假如說此前進行的省里權力下放、海口強區擴權,都只是政府權力在現有體制內進行調整、分配,那么這一次,就是要探索向體制外“放權”,把一些社會事務交給社會組織,比如讓各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去管理。
海口市市長徐唐先透露,海口將以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推進政社分開。最大限度地將一批公共服務職能從現有事業單位剝離,為社會組織創造寬裕的資源配置空間。
有關專家指出,雖然這一改革創新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但它已發出了一個強烈的積極信號,同時也預示著我國政治職能改革及社會組織建設又將向前邁進一步。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