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寶展,海南人民的文化盛宴
本報記者黃晶
一年前,海南省博物館新館成立,國家文物局千里送三寶——越王亓北古劍、唐三彩馬、宋青白釉花口鳳首壺,常駐海南,讓這座美麗的熱土有了更深層次的文化沉積。
一年后,還是國寶,國家博物館聯(lián)袂海南省博物館,奉上一場文化視覺盛宴,106件千年遺珍震撼亮相,掀起椰城國寶熱。
“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精品(海南)展”在省博物館開展40天,觀眾人數(shù)突破12萬就是一個證明。國寶展雖已接近尾聲,但觀眾熱情不減,因為國寶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欣賞。
青銅重器——銘刻歷史
“國之大事,在祀及戎”。青銅對于華夏民族而言,更像一個宗教。就是這種銅錫鉛的合金,它一出現(xiàn),就被鑄為國之重器,宣告一個時代的到來。在每一件青銅器上,都有著先民的歷史信仰:器為不朽,只為與造物對話;器為載體,只為傳之久遠。時至今日,這些不朽而且久遠的國之至寶,依然沉淀著文明的厚重,依然蘊積著國家之尊嚴。
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精品(海南)展展期接近尾聲,我們有幸在美麗的椰城領略到中華民族跨越6000年的歷史。
“國寶展”在過去的40天中,前來觀展的人群有學生、工人、軍人、市民等。而人群中,更多的是孩子和他們的父母。
在面對橫跨六千年的國寶面前,很多自發(fā)組織來觀展的中學生和高校生都忘了參展的初衷,手里的相機手機也都忘了舉起,他們所做的是駐足于每一件國寶前細看深思。
一名海大的學生還在他的記事本中鄭重寫下一句話:中國的歷史讓我驕傲,文化的厚重促使我去繼承!
國寶——跨越時空的國家記憶
106件國寶從工藝、禮儀、軍事、貿(mào)易等多個角度,如實記錄了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無論是觀賞、研究,還是探索,它們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感慨和深思。
承辦本次國寶展的海南中視文化總經(jīng)理孫源斌談道:“本次活動對于中視文化而言,并不是一次商業(yè)運營,而是一種社會責任。讓中小學生免票觀展,旨在通過此次活動,弘揚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展現(xiàn)中華民族千年的發(fā)展歷程、見證如今祖國的崛起和強大。同時,我們更愿意在往后的活動與傳播中,以更多的形式帶給人們更深遠的啟示。”
(本報海口5月11日訊)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