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全媒體中心博鰲4月16日電(記者劉艷 李域)4月16日下午,設在博鰲索菲特大酒店的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新聞中心陸續迎來中外媒體記者,600余名參會記者中不少人已經多次參加年會。記者采訪后了解到,媒體記者關注點各有不同,除了大會的各個主題外,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也成為今年他們特別關注到的話題。
來自哈薩克斯坦能源雜志的記者Ustimenk Artyom第一次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報道,去年12月份,他曾作為一名普通游客到海南旅游,因此對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給予了高度關注。Ustimenk Artyom說,海南擁有很好的自然條件,這是海南旅游國際化最基本的條件。在他看來,目前海南旅游業尚存的問題,如大東海酒店的游人太過密集,語言方面依然存在障礙等并沒有太大關系。他告訴記者,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有便利的出入境政策,去年他來海南的時候,辦理簽證需要6天,在北京中轉要等9個小時,而他們辦理去泰國度假簽證則只需要短短的幾十分鐘。
Ustimenk Artyom告訴記者,他首先關注的是將出席開幕大會的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演講,還有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在文化、經濟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此外,海南地處油氣資源豐富的南海,因此,在這方面的合作也是他們關注的問題。
中國新聞社記者王辛莉已經是第6次參加博鰲年會的報道,長期駐守海南的她對于博鰲年會有著許多深度想法。她告訴記者,今年中新社派出了6個人的報道組,她個人比較關注的話題主要在國際金融改革以及資本市場方面,如專家會對哪些資本市場的話題進行研討,尤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國家的企業如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此外,作為長期關注兩岸關系的媒體,他們還關注兩岸金融論壇的具體情況。
對于此次年會上展現的海南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呼聲,王辛莉認為,這是海南不斷融入論壇的體現,經過8年的磨合,海南開始從論壇取得實質性的收獲,而不再只是滿足于借博鰲亞洲論壇打開知名度。
來自貴州電視臺《問道》欄目的編導鞠飛和溫西斌告訴記者,今年他們派出了20多人的報道組,是歷年來陣容最強大的,作為財經類高端對話節目,他們會關注金融危機下企業應對危機的視野。對于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他們在海南提供的資料中有所了解,并且給予了關注。溫西斌告訴記者,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當然是最有條件的,完全可以參照東南亞國家一些著名的島嶼度假旅游模式來建設。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