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色免费电影_久久视频国产_成人精品久久久_黄wwww_亚洲一区播放_国产第一页精品

首頁 > 文昌旅游 精彩攻略全程大放送
文昌旅游 精彩攻略全程大放送
來源:     作者:李文婷    2013-07-04
 西沙海洋博物館

  

西沙海洋博物館

 

  

 

  在綠葉掩映之間有一座三層的樓房,那是著名的“西沙海洋博物館”,博物館中陳列了許多海洋生物的標本。身上布滿了孔雀斑點的“孔雀頸鰭魚”,底部如馬蹄、形如金字塔的“馬蹄螺”,花開如梅的海參“梅花參”,以及各種魚類標本,形態(tài)各異的珊瑚花和石花,使整個陳列館琳瑯滿目,趣味無窮。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海南文昌東郊椰林風景區(qū),在綿延十里的建華山海岸線上,蔥翠的椰林,組成一條一望無際的林帶,可謂海岸線上一道天然綠色屏障。建華山椰林深處,占地70多畝的百萊瑪度假村,椰風海韻,是體會椰風海韻的好去處。

  東郊椰林-基本資料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景點位置:東郊鎮(zhèn)海濱半島

  交通指南:從清瀾港乘船過渡即到。

  住宿指南:百萊瑪度假村、椰林灣國際大酒店、百萊瑪度假村、海星度假村、顯發(fā)度假村、椰林灣海岸酒店。

  娛樂指南:摩托艇、快艇、水上腳踏車、海上拖曳傘。

  特色餐飲:龍蝦、對蝦、石斑魚、鮑魚等名貴海鮮。

  當?shù)靥禺a(chǎn):椰子、生猛海鮮。

  相鄰景點:宋慶齡故居、東郊紅樹林。

  東郊椰林-地理位置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東郊椰林位于文昌市東郊鎮(zhèn)海濱,從清瀾港乘船過渡即到。是海南著名景區(qū)之一。這里椰樹成片,椰姿百態(tài),有紅椰、青椰、良種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種,共50多萬株。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東郊椰林還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小漁村,潔白的沙灘、清澈的海水、還有近百萬的椰樹形成的椰林......這一切,都不為世人所知。

  1989年,海南建省的第二年,作為海南第一個開發(fā)起來的旅游度假圣地,東郊椰林便逐漸熱鬧起來,95到97年為鼎盛時期,然后是慢慢地衰落,到了今天,終于平靜,可是,東郊椰林依然美麗如斯。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被人描述“文昌椰子半海南。東郊椰林最風光”。風景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海水清澈。是天然海水浴場,可開展各種沙灘運動和水上活動。區(qū)內(nèi)已建有旅游碼頭、海濱度假村、海鮮坊多處。淺海盛產(chǎn)龍蝦、對蝦、石斑魚、鮑魚等名貴海鮮。

  該景區(qū)以典型的椰風海韻,椰香特色飲食和多種海鮮吸引眾多游客。步入林區(qū),只見大小、高矮、直彎、斜曲的各殤椰樹參差錯落,上生土長,自然成林。林下路隨樹轉,曲折盤旋。

  東郊椰林-景點介紹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風光

  東郊椰林位于文昌市東郊鎮(zhèn)海濱,這里椰樹成片,椰姿百態(tài),文昌別稱“椰鄉(xiāng)”,椰子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占全省50%以上,東郊鎮(zhèn)又占全市椰子種植面積和產(chǎn)量50%以上,椰的的品種有紅椰、青椰、良種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種,共50多萬株。

  東郊人說,文昌椰子半海南,東郊椰林最風光,風景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海水清流澈,是天然海水浴場,可開展各種沙灘運動和水上活動。區(qū)內(nèi)已建成有旅游碼頭、海濱度假村、海鮮坊多處。淺海盛產(chǎn)龍蝦、對蝦、石斑魚、鮑魚等名貴海鮮。

  該景區(qū)以典型的椰風海韻,椰香特色飲食和多種海鮮吸引眾多游客。步入林區(qū),只見大小、高矮、直彎、斜曲的各態(tài)椰樹參差錯落,土生土長、樸然成林。林下路隨樹轉,曲折盤旋。信步于彎曲的椰林小道,能覺涼風習習,林濤沙沙,處處陰涼舒適。

  椰林下,風情小木屋錯落于椰樹間,座座背林朝海,屋里陳設古色古香,樸素而自然,具有套房的設施功能。悠悠然自得坐于屋檐下品茗賞海,椰林的海灘也是個拍攝日落的好地方。

  信步于彎曲的椰林小道,只覺涼風習習,林濤沙沙,處處陰涼舒適。椰林下,風情小木屋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錯落于椰樹間,座座背林朝海,屋里陳設古色古香,樸素而自然,具有套房的設施功能。

  悠然自得坐于屋檐下品茗賞海,朝見藍洋托霞,霧消峙現(xiàn),鷗群南翔,漁舟出洋;夕觀碧波耀金,彩云綴空,歸鷗雙飛,歸漁劃浪;夜賞巨壁鋪銀,漁火聚散,星綴藍空,北斗蠕行;雨時則見萬頃迷膨,水平浪靜,雨打椰葉,碎五落盤……

  東郊椰林,讓你真正享受到椰鄉(xiāng)大自然的溫馨和甜蜜。

  東郊椰林-交通信息

  

 

 

  

東郊椰林

 

  

 

 

  從海口出發(fā)去東郊椰林

  1、從海口出發(fā):海口東站有直接到文昌清瀾港的普通中巴,每天10點10分、16點10分發(fā)車,需用時間1個半小時。

  也可從東站或南站乘坐到文昌縣城所在地——文城鎮(zhèn),半小時左右即有一班車,然后乘文城車站馬路對面的中巴車至清瀾港。至清瀾港(自駕車通常走新港,自游人則走老港)乘船過海到對岸的碼頭,然后坐摩的至東郊鎮(zhèn)或東郊椰林。

  2、從三亞出發(fā):三亞汽車總站到文城一日有兩班車,時間分別是07點40分、12點40分發(fā)車,全程246公里,需用時3個半小時,然后乘文城車站馬路對面的中巴車至清瀾港。至清瀾港(自駕車通常走新港,自游人則走老港)乘船過海到對岸的碼頭,然后坐摩的至東郊鎮(zhèn)或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氣候信息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

  海南可分為三個季節(jié):春季、夏季、秋季。海南夏季較長,始于三月末或四月初,一直持續(xù)到十一月。十二月至來年三月,是秋去春來的季節(jié)。海南島上是沒有冬季的,一般講所謂海南冬季,只是順和中國大陸的說法,僅有時間上的意義,沒有溫度與氣候上的內(nèi)涵。

  氣候學與地理學上為海南島界定的季節(jié)概念只有兩個:干季與濕季,主要劃分標準依據(jù)海南的降水因素。海南島的干季一般從十一月份至來年的三月,剩余時間是與夏季同期的漫長雨季。

  了解了海南季節(jié)的劃分和降水上的特點,有利于游客制定自己的出游計劃。海南的降雨較少的季節(jié)基本與內(nèi)陸的冬季在時間上平行,在此期間,中國的大部分區(qū)域寒風肆虐、廣大的北方更是滴水成冰。

  而在海南島,卻迎來了一年之中溫度最為宜人、又相對干燥的時節(jié),田野里綠意依舊盎然、城市街道旁依舊是綠樹成蔭,高大的椰子樹上碩果累累……,更重要的的是此期的陽光比夏季柔和多了,氣溫與北方的春、秋天持平,此期海南島是一年之中最適合出門旅行的季節(jié)。

  東郊椰林-景點欣賞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東郊椰林

 

  東郊椰林——景點

  銅鼓嶺景區(qū)

  銅鼓嶺景區(qū)

  

銅鼓嶺景區(qū)

 

  

 

  位于文昌縣龍樓區(qū),距縣城40公里,以銅鼓嶺為中心。西連內(nèi)陸,東瀕南海,銅鼓嶺綿亙20多公里,是海南的最東角。這里山美石奇,傳說動人,素有“瓊東第一峰”之美稱。相傳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揮師渡海,在此登岸設營。班師回朝時,遺下銅鼓,后人掘之,故以此為嶺名。銅鼓嶺主峰海拔338米,三面環(huán)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景區(qū)有神廟、和尚屋、尼姑庵等古跡,有仙殿、仙洞、風動石、銀蛇石、海龜石等奇巖異石。特別是山頂有一“風動石”,高3米,重約20噸,上圓下尖,豎于兩塊較平坦的基石上,風吹能動,搖而不倒。海風吹來,微微搖晃呼呼作響,千萬年來,歷經(jīng)滄桑,多少個12級臺風也不能把它吹倒,故得名"風動石"。 怎么用力也推不倒,人嘆其神。站在風動石前往下看,最引人注目的是嶺腳下藏龍臥虎般的巖石,傳說有3650塊。它們原是一只只有生命的羊,那風動石就是居高臨下的“牧羊女”。一天,天帝出巡,看見這美麗的牧羊景象,十分喜愛,因怕其消失,遂召來雷公,將其化成這幅“永遠的牧羊圖”。銅鼓嶺北面山下是一片美麗的海灣名月亮灣,幾海里外有七洲列島,若隱若現(xiàn),景觀奇特。至此游山探海,別有情趣。在嶺上,登高遠眺,南海碧波,水天一色,海上艦艇游弋,漁帆報訊,群鷗翱翔;嶺下,水天一色,月亮灣海濱沙灘寬闊,松軟細白,海浪重疊千層,波峰泛銀。朝北望去,寶陵河像一條飄帶柔曼地飄然然入海,銀色沙灘蜿蜒遠伸,漫無盡頭。遠眺嶺西內(nèi)陸,青浪如海的椰林掩映著一個個村莊農(nóng)舍,一道道狹長的水田帶繞丘環(huán)坡,好一派南國田園風光。據(jù)有關部門考察統(tǒng)計,該旅游區(qū)有自然景108處,其中60多處有道路可通往觀賞,通往其它景點的道路也正在開發(fā)中。銅鼓嶺不光景觀奇秀,而且自然資源豐富,有名貴的檀香木、多種藥材、礦產(chǎn)、珍禽異獸。嶺上的鷓鴣茶,為野生茶葉,沖泡色清可口,消滯解葷,能治四時感冒,近海盛產(chǎn)龍蝦、鮑魚、海膽等。

  木蘭灣

  

木蘭灣

 

  

 

  木蘭灣位于海南省文昌縣北端的鋪前鎮(zhèn),隔海與大陸相望,由木蘭頭、木蘭灣和30平立公里的寬闊腹地組成,與七星嶺相連,與海口市海上直線距離49公里,陸路距離90公里。

  木蘭灣-旅游資源

  木蘭灣年平均日照工2000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23℃,森林覆羨率為80%。該灣水深浪平,岸邊海底基礎為石質(zhì),可停萬噸巨輪,距國際航線三海里,條件成熟時,可辟為深水港。木蘭灣腹地開闊平緩,保持著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景如詩如畫,綠色草坪猶如天然高爾夫球場。距木蘭灣三公里處是木蘭頭,由七個具有獨立性的月牙形沙灘,怪石區(qū)和約六平方公里尖三角形陸地組成。

  木蘭灣的海南角有海拔97.2米高的航標燈塔,堪稱亞州第一。燈塔建筑高度74.2米,沿海24海里范圍內(nèi)的船只可以見到。嶺下西側為巨石灘,銀白色沙灘上散臥著奇形怪狀的巨石,光滑渾圓,千姿百態(tài)。居高遠眺,驚濤拍岸,宏偉壯觀。嶺下東側有綿延的沙灘,白沙疏松,海水清澈,是天然的海濱浴場。該灣將開發(fā)為以綜合游樂運動為主要特色,集旅游、度假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qū)。

  木蘭灣-深水良港

  木蘭灣是海南三大最具有開發(fā)價值的深水良港之一,海岸線長25公里,具體建設多個3-5萬噸級泊位碼頭條件。該區(qū)周邊分布大量優(yōu)質(zhì)的石英砂,具備建設大型玻璃生產(chǎn)基地。依托資源優(yōu)勢、港口條件及公路建設等配套基礎設施,木蘭港開發(fā)區(qū)適合建設以玻璃制品為主的建材工業(yè)加工區(qū)。依據(jù)海南省規(guī)劃,木蘭港為西海岸規(guī)劃可建港區(qū)。木蘭港口將以三方面的功能為建設重點:一是為省內(nèi)出口貨物港口;二是為國際船舶供給補養(yǎng)服務;三是為海上中轉運輸服務。

  木蘭港所處的地區(qū)是錐形半島狀向瓊州海峽凸出,三面環(huán)海,自然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半封閉式區(qū)域,木蘭港東南面,是沙質(zhì)細柔的沙灘帶。

  木蘭灣-旅游提示

  不需門票,乘海口至文昌的省直快車,再乘當?shù)氐闹邪蛙囍聊康牡亍?/p>

  后港灣-后港灣介紹

  后港灣位于文昌市頭苑鎮(zhèn)東南部,距文昌鎮(zhèn)約8公里,由于有著十分迷人的紅樹林,被人們譽為"海上森林公園"。

  后港灣地處文昌河、橫山河、文教河等八條大小水系流注入清瀾港的匯合處,港灣灘涂長著170000多畝紅樹林,漲潮時,一望無際的碧水上,露出一簇簇濃綠的葉叢,這是高干紅樹冠頂。陽光下,水下綠葉萬叢,不上投影萬堆,風來影曳,百態(tài)媚生;當潮水退,一叢叢翠綠的紅樹林先高后矮的露出海面,越來越多,越來越密,漸漸的,一條蜿蜒曲折的綠色林帶出現(xiàn)在港灣里,隨著潮水下退,綠色林帶不斷擴大,最后港灣一片茫茫林海,望無邊際,綠海藍天,近觀紅樹,其卷曲的樹干和交錯的地面根,手挽手,肩并著肩,依依偎偎,有的似仙翁捋須,有的如笑臉彌勒,有的象孩童摔跤,有的若干二郎劈山,有的如龍如蟒,有的似獅似猴,有的象鶴鷹……真是千姿百態(tài)。離奇古怪。樹頂上,點綴著一簇簇白的、紫的、藍的小花朵,在陽光映輝下格外絢麗多彩。

  茂盛的紅樹林中,自然食物豐富,加之這里氣候濕和,是眾多動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天地。水里,魚蝦蟹蚌群群族族,種多類繁;林間、白鷺、水鴨、海雞、白鶴、白鸛、八哥、畫眉、烏鴉、老鷹、野豬、黃猄、刺猬、狐貍、兔子等二十多種飛禽走獸群結放聚,朝夕聞鳥歌,子夜傳獸嘯,真可謂天然動物園。

  紅樹林的傳宗接代非常有趣。它的種子下端粗大而未端尖銳,長度一般二十厘米左右,種子在母樹上成熟后,還要由母樹"懷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里。種子從母樹體內(nèi)吸收營養(yǎng),慢慢萌芽、發(fā)育,待到具備獨立生長能力時,才脫離母樹,一個個往下跳,穩(wěn)穩(wěn)地插進淤泥,幾小時之后,上邊發(fā)出新芽,下邊長出新根,不斷成長起來,有的跳落在水里。能隨波漂流兩三個月,當遇到灘泥,三四個小時就能扎根生長。

  紅樹林護岸堤,又有保護淺海海產(chǎn)資源及鳥類資源,是保護海洋生態(tài)的理想植物,它還是多種工業(yè)染料和工藝的用材,經(jīng)濟效益顯著。后港灣一帶人民對紅樹林的保護自古就形成傳統(tǒng),早在清代光緒年間,這里的村民就立下石碑:"禁砍灘涂木"。此鄉(xiāng)規(guī)民約一直流傳至今,今天,隨著文昌市東部地區(qū)的整體的開發(fā)建設的進展,后港灣地里上,東望銅鼓嶺,南與著名椰鄉(xiāng)建華山隔海相望,西南面臨清瀾港和高隆灣,開發(fā)旅游業(yè)條件無比優(yōu)越,它以其方圓十多里的迷人的紅樹林,以及四季豐盛的魚蝦蟹蚌吸引中外游客四季常臨,熱鬧非凡。

  后港灣-圖片列表

  

后港灣

 

  

 

  后港灣-門票價格

  不需門票

  后港灣-交通提示

  乘海口至文昌的省直快車,再乘當?shù)氐闹邪蛙囍聊康牡?/p>

  高隆灣

  高隆灣

  

高隆灣

 

  

 

  是海南省著名旅游風景區(qū)之一。高隆灣面臨浩瀚南海,風平浪緩,水潔沙白,海岸椰林成帶,風景秀麗,四季常春,水溫宜人。早晨,海上日出,紅霞滿天,波光粼粼,相映成趣;鷗群低翔,千帆迎日,景色美麗壯觀;近岸水面,薄氣縷縷,下水晨泳,清涼舒爽,泳后晨曬,身暖洋洋。太陽偏西,岸上椰林影覆水面,彤云綴空,涼風習習,海中晚浴,身爽心怡,疲勞消遁,醉迷忘歸。由于這樣,高隆灣便被譽為"天然泳場",海內(nèi)外游客聞名紛來沓至。

  近幾年來,高隆灣的旅游開發(fā)迅速進展并日臻完善,相繼建成大小度假村多個,大、中型酒店多家,中、小型高級別墅多處,還有大型淡水泳池及其他旅游服務設施等,為中外游客提供各種旅游服務。隨著清瀾港開發(fā)的進展,高隆灣日益繁華熱鬧。

  圖片列表

  

高隆灣

 

  

 

  高隆灣

  

高隆灣

 

  

 

  高隆灣

  門票價格

  

七星嶺

 

  

 

  七星嶺位于海南 文昌鋪前鎮(zhèn)東北,北面臨海,海拔117.4米,大小十余峰,其中七峰獨高,似“七夕星斗”,隔海和雷州半島相望。

  七星嶺-景區(qū)簡介

  嶺上有巍然聳立的斗柄塔,始建于明代天啟五年(1625年),修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 年)。斗柄塔八角形,共七層,高30多米。沿塔內(nèi)螺旋式階梯可登頂層,俯視瓊州海峽,盡覽遠近景物,頓覺天高地廣,令人心曠神怡。

  七星嶺自然風光秀麗迷人,山上野生植物類眾且繁茂,奇花異卉,遍布山嶺,一年四季爭妍斗艷。山上山下,人工種植的幾千畝加勒比松匯成一片林海。盤山公路通過各峰,汽車可以盤旋開上山頂。

  嶺區(qū)南面一峰半腰處有一泉水眼,泉水長流不歇,水質(zhì)清甜,歷來佛門道家視為圣水。峰腳下有一廟,名叫“七星圣娘之神廟”,造型古樸別致。主峰腳下東邊約200米處有一淡水湖,俗名“恐龍?zhí)?rdquo;,面積約50畝,形如圓月,水深無比。七峰如星,平湖似月,景色奇特秀麗,自古稱為七星伴月。七星嶺南面1000多米處有山嶺,俗稱大嶺。此嶺只有一峰,其峰與七星嶺主峰并齊,嶺巔上有百多米長的彎彎曲曲的日寇戰(zhàn)壕和哨所遺跡。大嶺西面連綿起伏,怪石嶙峋,景觀別致。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介紹

  七洲列島位于海南文昌市東部,由七個島群組成。

 

  其分布海域在北緯19度52分—北緯20度,東經(jīng)111度11分—111度17分范圍內(nèi)。各島表層溫度春季時在26℃左右,在秋季時在28.4—28.6℃。七洲列島是我省最東部的海島。天高氣遠之日,立于文昌東部的銅鼓嶺峰頂向東北方向遠眺,隱約可見幾個小島浮在浩瀚的海面上,那就是七洲列島,文昌漁民稱之為“七洲峙”。

  七洲列島是傳統(tǒng)的天然漁場,周圍地形復雜,離岸不遠水深就可達15米以上,魚種眾多,有很多廣東湛江的漁船去捕魚。除了龍蝦、海膽外,真鯛、金槍魚、石斑魚、烏賊、對蝦、炮彈魚、馬鮫魚等都很常見。在七洲列島北側的抱虎灣外,還有人發(fā)現(xiàn)天然珍珠貝。文昌市龍樓鎮(zhèn)境內(nèi)有一處風景優(yōu)美的月亮灣,從月亮灣北望,除了靄靄江霧和杳杳云天,茫茫海面上一無所見。

  

七州列島

 

  

 

  快艇在蒼茫浩淼中北行約一小時,正不知身在何處,碧波藍天之間突兀出現(xiàn)3座小島,它們略呈東西走向一字排開;穿過小島北進約20分鐘,又有4座小島約略為南北向排列,這兩組7座小島就是七洲列島。

  組成七洲列島的7座小島各有一個形象的名稱。南面3座,居中的小島離陸地最近,約23公里,稱為南峙(也叫南士),面積約0.35平方公里。南峙由6座起伏連綿的山峰組成,峰上少植被,遠遠望去,小島現(xiàn)出巖石風化后特有的蒼褐色。距南峙東數(shù)百米,兩座小山并排探出海面,漁民說因為其形狀就像兩只凌風鼓動的小帆,所以名為雙帆島。組成雙帆的兩山并不相連,中間略可行船。南峙西約數(shù)千米,則有一小巧玲瓏的島嶼,海拔僅49.9米,整個島像一塊大巖石,因而命名為赤峙(也稱赤士)。

  北部一群4座島嶼與南部一群相隔約7公里,其中,平峙位處最南,北峙最北,狗卵脬和燈峙夾在當中。平峙山頂?shù)貏萜教梗粔K塊呈縱向裂痕的巖石從山頂直伸向海底,山體正中處似曾出現(xiàn)滑坡,明顯有幾塊巨大的巖石曾從此滑進海底。漁民介紹說,平峙也叫鳥峙,島上海鳥最多,但據(jù)資料上介紹,北峙才是鳥最多的島嶼。誰是誰非,無法驗證,只知道兩座島上的海鳥多得無法計數(shù)。狗卵脬緊靠平峙北端,雖名稱不雅,卻十分形象。燈峙自西向東,山勢略略抬升,如一艘巨艦泊在海上,一任風起浪涌。從一面向另一面看去,對面的陽光透過洞口,就如點燃了一盞油燈,燈峙由此得名。北峙在七洲列島中"占盡風頭":離陸地最遠,海拔最高(146米),面積也最大(0.4平方公里),據(jù)說還是唯一有淡水的島嶼。

  七洲列島遠離大陸,朝對萬頃煙波暮聽海鳥嬉戲,數(shù)萬年來,只靠雙手搖帆推,人們很難駕船靠近它,所以古人曾感嘆:"欲求人跡漁舟入,待覓仙音鶴羽通。"既表達了當時人民對海外仙山的無限神往,也抒寫出舟楫難渡的無窮悵惘。

  

七州列島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名稱由來

  七洲列島名字可能來源于它是由七個島群組成。文昌七洲列島由南峙、對帆、赤峙、平峙、狗卵脬、燈峙、北峙等7個島嶼組成,自南向北七峰突起,成一條曲線排列,列長13.2公里。它分布成南北兩大部分,南部有南峙、對帆、赤峙緊靠;北部有北峙、平峙、燈峙、狗卵脬相連;南北兩部分相隔6.5公里,對立相望,各形成一個整體。

  七洲列島七個島中北峙島最大,也稱北峙。文昌海洋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北峙海拔146米,面積0.4平方公里,距陸地最近有32公里,是七洲列島惟一有淡水的地方。島上雜草叢生,灌木蒼郁,甚至生長著碗大的樹木,除了大群的海鳥外,還生長著蛇以及一些類似蛤蚧的爬行動物。南峙是七洲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0.35平方公里,它距陸地最近,約23公里。

  平峙山頂?shù)貏萜教梗粔K塊呈縱向裂痕的巖石從山頂直伸向海底,山體正中處似曾出現(xiàn)滑坡,明顯有幾塊巨大的巖石曾從此滑進海底。平峙也叫鳥峙,島上海鳥最多,但據(jù)資料上介紹,北峙才是鳥數(shù)最多的島嶼。誰是誰非,無法驗證,只知道兩座島上的海鳥都多得無法計數(shù)。狗卵脬緊靠平峙北端,雖名稱不雅,卻十分形象。燈峙自西向東,山勢略略抬升,如一艘巨艦泊在海上,一任風起浪涌。從一面向另一面看去,對面的陽光透過洞口,就如點燃了一盞油燈,燈峙由此得名。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qū)及西南部,現(xiàn)有人口130余萬。黎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征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tǒng)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tǒng)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jié),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里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diào),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tǒng)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jié)慶活動。 每逢農(nóng)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jié)。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zhèn)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jié)”。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nóng)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jié),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體育、經(jīng)貿(mào)于一體的大型旅游文化節(jié)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jié)。歌節(jié)的主要活動內(nèi)容是儋州山歌、調(diào)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jié)”。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美食

  海南最有名的四道菜可能就是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東山羊,到了那兒,一定得嘗嘗。此外,海南粉、清補涼、煎棕也都是那里有名的小吃。 生猛海鮮是海南餐飲的另一大特色,必吃的有梅花參、鮑魚、鯔魚、海膽等海中極品,此外燕窩、蛇、果子貍也不可錯過,雖然你可能吃過那些東西,但當?shù)厣贁?shù)民族奇特的烹調(diào)手法會使你嘗到全新的滋味。 到海南后,要嘗一嘗極具地方特點的椰味菜,主要有椰子蟹、椰液鴨、椰汁羊、椰蓉雞、椰子盅等佳肴,具有濃郁的椰子味,堪稱舉世無雙。 海南飲料也很獨特,椰子汁是眾所周知的,此外還有不少風味獨特的酒類,如咖啡酒、檳榔酒、鹿龜酒、茸血酒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黎族的茅臺山蘭酒,一定得喝一喝。 小貼士:如果想品嘗椰子,要注意的是,海南島的椰子有青椰、黃椰和紅椰之分,以紅椰為上品,價格2元一個。上午10點到中午12點這個時段的椰汁最甜,此時喝椰汁最為適宜。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購物

  海南工藝和旅游紀念品皆以其資源優(yōu)勢,就地取材,巧奪天工制成了與眾不同的佳品,海洋氣息,鄉(xiāng)土風格,民族特色,加上受國外國內(nèi)其它地方優(yōu)秀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影響,就更顯得多姿多態(tài),五彩繽紛。目前已有十幾大類,上百個品種,如椰雕系列產(chǎn)品,貝殼系列產(chǎn)品,水晶系列產(chǎn)品,珍珠系列產(chǎn)品,民族工藝品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四季盛產(chǎn)多種熱帶瓜果,讓游人大飽口福,還有眾多的海產(chǎn)干貨也引得游人長久駐足。 在海南各地購物各有不同。 作為海南的商業(yè)中心,海口匯聚了全島各地的商品。 海口的大型商場并不多,只有樂普生、望海、施樂、生生百貨等幾家。但是,您可以走訪一下傳統(tǒng)的民間集貿(mào)市場,順便還可以體會當?shù)氐娘L土人情。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華的一條商業(yè)街,海口賓館附近地段,云集了許多旅游紀念品商店。其中,裝潢考究的一般都是珠寶店,主要售賣海南特產(chǎn)的南珠、水晶、玳瑁;也有許多土特產(chǎn)商店,您在這可以買到興隆咖啡、胡椒、椰糖、牛角雕、椰雕等海南特產(chǎn)。它們一般都是廠家直銷店,因此,價格不會很高。大東門市場是海鮮干貨的集散地,您可以從這帶回海南人喜食的紅魚、魷魚。 別忘了到海口的水果批發(fā)市場走一趟,一處在海口的新港旁,另一處在丘海大道南的羅牛山水果批發(fā)市場。海南的芒果、菠蘿、菠蘿蜜、椰子、楊桃……,可是您在其他地方嘗不到的美味。如果您有勇氣的話,不妨嘗一嘗熱帶水果之王--榴蓮。它的氣味雖然非常刺激嗅覺,但是味道確實不錯! 三亞三面環(huán)海,有許多平緩的灘涂,極有利于海洋物質(zhì)的堆積,海洋生物標本如貝殼、海螺等非常豐富。當?shù)毓そ尘偷乩悖瞥稍S多美麗的工藝品。三亞還有發(fā)達的珍珠養(yǎng)殖業(yè),所產(chǎn)南珠極負盛名。三亞的北面,是羊欄水晶礦,是給戀人最好的禮物。 三亞的購物場所,主要集中在大東海、天涯海角等景區(qū)周圍,以及三亞市內(nèi)解放路一帶。較著名的有京潤珍珠、羊欄水晶工藝品廠、田獨南海玳瑁店、國賓商場、天涯海角購物一條街。 而到通什,任何一個土特產(chǎn)商店,任何一個小攤鋪,任何一個小村寨都是您購物的好場所。物品多以黎苗民族手工藝品和山區(qū)珍品為主。屯昌盛產(chǎn)水晶,純凈瑩潤,配以現(xiàn)代精湛工藝,屯昌水晶制品是不可多得的旅游紀念品。黎苗民族手工藝品有黎苗族紡織品、根雕、竹雕、銀飾、銅件、貝類等。 最著名的是黎族紡織品,有黎錦、黎幕、黎裙、掛包、頭巾、花帶等,圖案師于自然,又抽象變形。制作精巧,有的還嵌綴金絲銀線、云母、貝殼、穿珠、銅線等,色彩鮮艷,風格樸厚,富于裝飾性。苗族紡織品,與黎族紡織品一樣精美,特別是其蠟染,質(zhì)樸中透出靈秀,凝得中溢出美麗,自有特色。 東海岸是著名的椰子之鄉(xiāng),椰雕的傳統(tǒng)產(chǎn)地,街頭巷尾,皆有販賣。東海岸也是我國著名的珍珠產(chǎn)地,所產(chǎn)南珠在封建時代是必不可少的貢品,尤其以白蝶貝所產(chǎn)為極品。陵水的新村是海南最大的珍珠產(chǎn)地,曾培育出我國最大的一顆珍珠,在此地有眾多的珍珠商場,其中以珠香軒最為有名。此外,此地的玳瑁等海洋生物制成的工藝品也是極好的旅游紀念品。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垂釣

  釣場類型:磯釣

  釣場魚類:真鯛、幽面、紅友、馬鮫、金槍、牛港、石斑、章雄、青衣、帶魚、魷魚等等

  垂釣特色:七座小島散落在藍色的海洋上。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天然漁場。這里沒有人煙,只有導航燈在孤獨的閃爍。魚種太豐富,是個不可多得的好釣點。只是由于受東北季風影響,冬季風浪較大。所以到七洲列島釣魚的可能性很小。4-10月份為該列島的釣魚黃金季節(jié)。

  適合浮游磯釣、重磯釣、定位船釣、拖釣等釣法

  詳細地址:海南省文昌市市東面18海里

  七州列島-七州列島交通

  外部交通 海南省的交通事業(yè)發(fā)展較快,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海陸空立體營運網(wǎng)。 航空 海南省的航空事業(yè)發(fā)展的異常迅猛,北部有海口美蘭機場,南部有三亞鳳凰機場,與39個國內(nèi)外大中城市通航。另外還有專門進行島內(nèi)客運的小型客機。 公路 海南島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通車里程達1.4萬余公里,以“三縱四橫”為骨架,有干線直通各港口、市、縣,并有支線延伸到全島318個鄉(xiāng)鎮(zhèn)和各旅游景點,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環(huán)島交通網(wǎng)絡。東線和西線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沿東線高速公路走,海口到三亞只需4個小時,中線公路建成后,來往兩地間的時間將更短。 鐵路 鐵路不是海南的主要交通;海南省內(nèi)的鐵路石碌至八所,八所至三亞是我國最南的鐵路線,主要作為工業(yè)運輸。于2003年1月7日正式通車的粵海鐵路結束了海南與外界不通鐵路的歷史,使海南島和外界有了更多的聯(lián)系。 海運 海運是海南的一大交通重點,全省有港口數(shù)十個,其中以海口、三亞、八所、洋浦四個港口為最大。其他主要港口還有:清瀾、鋪前、新村、白馬井、博鰲、新盈等。海口和三亞兩港口已開辟對外貿(mào)易航線條,和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qū)有航運業(yè)務往來,為港澳臺同胞和海外旅游者到海南來觀光游覽提供了方便。

  七州列島-門票價格

  不需門票

  七州列島-交通提示

  乘海口至文昌的省直快車,再當?shù)氐闹邪蛙囍聊康牡?/p>

  陳策將軍祖居

  陳策將軍祖居

  

陳策將軍祖居

 

  

 

  幾十年來,人們出于對陳策將軍的敬仰,加上有關其祖居"風水"的傳說,陳策將軍祖居吸引不少海內(nèi)外游客前來參觀。沙港村依山臨海,村莊四周椰樹挺拔蔥翠,進村的大道及村里的小道平坦而清潔,村里的房舍行列井然有序,林間、房頂常有小鳥歌唱,算得上文昌僑鄉(xiāng)的縮影。村莊分上旗、中旗、下旗三個小片,陳策祖居在上旗的西邊,是一座不甚高大的庭院式平房,但建筑獨具一格,很有地方特色,屋頂座北朝南。斜坡適度,天庭和堂廳距離恰當,空氣對流清新,屋頂和屋檐上畫龍繪鳳。墻壁雕刻山水花鳥,別有情趣。大門前是一口約一畝大的半月形水塘,名叫"太公塘"。據(jù)傳陳策祖居背靠山丘而門前沒有水塘,他的僑新加坡的父親陳文鉤很信地理風水,聽個風水先生說,居宅"前的明鏡后有山,子孫發(fā)財當大官",于是從新加坡匯回一筆錢,請人在家宅大門前修個約一畝大半月形水塘,使家宅地理風水符合那風水先生的說法。水塘修好發(fā),便命名為"太公塘"。"太公塘"與屋宇相互襯布局勻稱,顯得古樸秀美,別具一格,說來也湊巧,"太公塘"修成不久,陳策在國民黨軍、政任職業(yè)績越來越顯赫,當上國民黨粵海軍司令和廣州市市長,他弟弟陳籍也當上國民黨軍隊的師長,一家出了兩位將軍,自此,陳策祖居"風水"的傳說越傳越遠而且越傳越玄。

  陳策,原名明唐,字籌碩,文昌市會文鎮(zhèn)沙港村人,1893年出生,少年在鄉(xiāng)讀書,小學畢業(yè)后赴穗求學,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1年肄業(yè)于廣東海軍學校,與海校同志學密謀討伐袁世凱,失敗后赴香港,1917年在粵參加護法。1919年,代表海校同學赴漳州說援閩粵軍總司令陳炯明順師討逆。后奉派返粵收拾國民黨江防海軍,1920年任國府廣東航政局長、國民黨廣東海防司令。陳炯明判變,迎護孫中山登上永豐艦,擊通敵艦,迎擴孫中山安全中粵。1923年任國民黨江防艦隊司令,后任國民黨海軍顧問,1927年任國民海軍第四艦隊司令,海軍第一艦隊總司令及海軍學校校長,曾奉派歐洲考察海軍,回國后,右任國民黨少軍軍令處處長、虎門要塞司令、海軍部次長等職,積官升海軍中瘵,日寇入侵時,曾以改良好之沙角炮臺巨炮,重創(chuàng)敵艦。1938年春,兼任國民黨駐港軍事代表,旋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兼港澳部支部季員的身份,在香港一展海外抗日工作。曾參加領導保衛(wèi)香港之戰(zhàn)。1941年日軍占領香港,陳策乘魚雷快艇沖出日軍炮火。中彈受傷,仍跳水突圍,由于協(xié)助友軍抗日有功,英廷賜予爵士銜,贈以榮譽勛章。抗戰(zhàn)勝利后,以國民黨廣州軍事行派員、廣州市長、盟軍聯(lián)絡員、中國國民黨廣州特別黨主任季員的身份回廣州整理市政,后因足疾和胃病發(fā)作,遂辭去市長職務,任國府顧問,1949年任國民黨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同年8月30日卒于廣州海軍誼社寓所,葬于廣州市郊海軍墳場,于右任先生稱:"義氣盟軍重,忠誠國父知。"

  抱虎嶺

  抱虎嶺

  

抱虎嶺

 

  

 

  主峰海撥220多米,是海南島民東北部的第二高峰(次于銅鼓嶺),自古譽為文昌名山之一。

  抱虎嶺南北走向,山勢猙獰,整個形貌似巨人抱著一只老虎,南為嶺頭似虎首,北為嶺尾似虎股,中間順勢弓形下彎中有小處隆起,狀似巨大騎虎腰抱虎頸。嶺巖臨海挺拔,氣勢磅礴,似斧削般俊奇,山上怪石嶙峋,懸石疊巖懾人膽魄。特別是那巨大的老鷹石,似墜似飛,而又穩(wěn)伏于山嶺之東,呈現(xiàn)出捕虎壯士的堅毅和雄姿,充分展示了自然造物之偉大。南北兩峰互相比襯,北看海濤,南觀日照,一俯一仰,各具奇態(tài)。巖縫石谷,樹木繁茂,綠冠成蔭,山花進駐卉,四季爭妍;山乳、山蕉、山竹、牛蓑(栗子),麥旦(海南土音)、赤蘭、野欖等野果按季結出,四時均有采摘,故嶺下有童謠;"飼牛小孩不該餓,吃了山乳又吃蕉;吃了牛蓑到麥旦,吃了赤蘭才知完。"嶺西,兩道山澗潺潺流下,分別流向嶺腳、抱肖兩村之東,澗水源于崇嶺內(nèi)部花崗崖隙,長年泉水叮咚,水質(zhì)清甜。嶺南腳下有一明月般水泊,據(jù)說是虎飲水之地方,1960年修面南嶺水庫,水面更加廣闊。抱虎嶺東北有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小山峰,鄉(xiāng)人稱之:"觀音嶺"。據(jù)古書記載,明朝萬歷三十三年(公元1650年),瓊州地震,鋪前73村被震陷,抱虎嶺隨之增高百多尺,傳說因抱虎嶺增高后觸及雷公睪丸,雷公將其打斷一截,斷峰落于嶺之東北,成一小嶺,即今之觀音嶺。

  抱虎嶺和觀音嶺貌離神合,古來被視為一大風水寶地,明清以來,均有道僧在這里煉丹修道,現(xiàn)在尚保存較完整的煉丹庵和古碑群。抱虎嶺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有野豬、刺猬、狐貍、黃【犭京】、穿山甲、蟒蛇、坡馬、山雞、白面雞、松鼠等幾十種;植物資源,除樹木野果外,還有毛山薯、淮山藥、紅藤、白藤、山姜、金銀花等好幾十種。附近村民自古以來就有采藥和狩獵的習慣。古傳"海南自古山無虎",而此為何以"抱虎"為名?這里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遠古時候,海南島和大陸相連,尚無海峽隔開,那時五指山中藏著一只吊睛白額的大老虎,經(jīng)常進入村寨傷人,不知傷害了多少人命,百姓只好攜兒帶女出走他鄉(xiāng)。此事被鎮(zhèn)守五指山外城邑的李觀音將軍知道了,他決心上山打虎,為民除害。一天李將軍帶著幾十個勇士,全副武裝上五指山。他們在山在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找到虎穴。李將軍指揮勇士們拉開連勢,包圍虎穴。當老虎從洞中出來,李將軍一聲號令,弓箭齊發(fā)。老虎身中數(shù)箭,狂嘯著沖出包圍圈,向山下逃去。李將軍帶勇士們跟蹤追擊,一直追了三天三夜,幾十個勇士筋疲力盡,都掉伍了,只有李將軍緊緊追上老虎。受傷的老虎逃到翁田的景心角海濱,前去無路,便返身向李將軍撲去。李將軍揮劍與老虎博斗,打了九九八十一回合,手中福劍被老虎尾巴打得脫手而飛,他只好用一雙鐵拳同老虎對打,打了兩三個時辰,老虎被打提眼凸面腫,李將軍被老虎咬傷幾處,鮮血直流。老虎用盡力氣再次撲向李將軍,眼看退不及閃不開,李將軍便拼盡全力,一躍而起騎到虎背上,兩只手緊緊擒著老虎的脖子,用力往前施到雞毛灣岸邊,老虎斷氣了,李將軍也騎在虎背上死去了。

  不久,一大群螞蟻搬來土粒把李將軍和老虎的尸體蓋住了,雞毛灣岸邊便隆起一個虎狀的大土山。后來,土山漸漸變大,經(jīng)千萬年的風吹日曬,變成了一座嶺,人們便把它叫做抱虎嶺。

  隨著文昌市內(nèi)沿活開發(fā)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實施,今天的抱虎嶺,以其自身的奇秀,同毗鄰的雞毛灣、銀石、灣州、陵產(chǎn)等海灣海巖景觀,組成一個景觀上有嶺峰海石、奇巖秀礁、綠山碧水、海日峰月、古庵古碑;游樂上有登山狩獵、海泳潛礁、沙灘曬日、垂釣拾貝、追蟹撿螺;住宿有風情別墅、山棚漁寮、灘帳巖篷;飲有山泉椰汁、食有魚蝦蟹螺海味。配套完美的旅游區(qū),給前來旅游的海內(nèi)外人士留下無窮回味。

  交通提示

  海口至文昌的省直快車,再當?shù)氐闹邪蛙囍聊康牡?/p>

  斗柄塔

  

斗柄塔

 

  

 

  七星嶺林密草茂,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有野豬、山雞、野兔、黃猄、山龜、坡馬、日獺、狐貍、松鼠等幾十種。野生經(jīng)濟植物有仁酸、山姜、山薯、白藤、牛牯大力等好幾十種。斗柄塔矗立于七星嶺主峰上尤如七星生柄,故得名斗柄塔。塔建于明朝天啟五上(公元1625年),清朝光緒十三年(公無1887年)重修。塔平面作八角形,共七層,層層收縮遞減,磚道以線磚與梭角子磚疊澀出檐,每層有拱門 ,內(nèi)設螺旋式階梯104級,拾級可登塔頂。塔高允20米,塔頂葫蘆已廢。現(xiàn)僅存覆盆,塔基圍44.8米,塔身厚3.55米。塔門向西,門額石匾刻有"斗柄塔"三個字。上款刻"明天啟五年孟冬月建造";下款刻"清交緒十三年孟重修"。斗柄塔斯社對望瓊州海峽,過去商民船只經(jīng)過此峽,因無航標,常有遇難,被認為是妖怪作崇。明代禮部尚書王宏誨(定安人)致仕后,以航標和鎮(zhèn)妖為目的,邀眾并奏請朝遷撥款建塔。此塔造型端莊穩(wěn)重,雍容大方,踞高挺拔,聳入云霄,氣勢雄偉壯觀。始建至今370多年,歷盡滄桑,頂風傲雨,經(jīng)受無數(shù)強臺風及雷電襲擊,依然巍然屹立,雄視海南驚濤駭流,眺望文北遼闊原野,不僅是海上航運和漁船作業(yè)的特殊航標,而且,是研究海南古塔的發(fā)展歷的可貴的實物資料。

  乘坐海口至鋪前的中巴或大巴車

  三更峙

  三更峙

  

三更峙

 

  

 

  位于文昌市會文鎮(zhèn)馮家灣海濱,距文城鎮(zhèn)30公里,是一座50米高的小山包,三面臨海,山藤野樹青翠蔥籠,曲徑回旋通上峙頂。登頂觀望,能盡覽南海日出和椰林晚霞。臨海三面峙腳,200多米長的石灘連成半圓形。灘上石頭頗具特色,大的如屋,小的如拳,形態(tài)多樣,錯落有致。石塊間的縫隙里流淌著清澈的海水,可見魚兒水中穿游,或有小螃蟹爬上石頭上曬太陽。游人踏著石頭,在離岸一二米處漫步,或蹲下觀魚,或站立觀海,或坐石垂釣,足不沾水,無浪沫濺身,別具一番情趣。峙的東北邊,是千米海灘、浪濤排排的馮家灣,這里沙質(zhì)白凈松軟,水淺灘寬,沿岸100米內(nèi)不沒人頭,200米以內(nèi)海水深度不超過2米,波平浪靜,常年陽光充足,水溫宜人,岸灘綿長,寬闊平坦,茂密的椰子樹,蔭翳蔽日的木麻黃林帶,是夏日時節(jié)天賜予游人的“太陽傘”。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不需門票

  交通提示

  乘海口至文昌的省直快車,再乘當?shù)氐闹邪蛙囍聊康牡?/p>

  八門灣紅樹林

  

八門灣紅樹林

 

  

 

  位于言語昌河,文教河和橫山河等八條大小河流入清瀾港北側匯合處。八門灣紅樹林以該灣四面灘涂為中心,幅射文昌河、文教河等河流上游數(shù)公里,其范圍包括文城、清瀾、土宛、東閣、東郊、文教等六個鎮(zhèn)接連八門灣之區(qū)域,面積達三萬畝。八門灣紅樹林與東寨港紅樹林是海南省兩處著名的紅樹林景觀,有"海上森林公園"之美稱。八門灣紅樹林現(xiàn)有十八個科三十分洋個樹備戰(zhàn),占目前全世界紅樹品種八十一種的百分四十,是我國紅樹品種最多的地方。八門灣紅樹林風光旖旎,千姿百態(tài),可給觀光旅游者大飽眼福。假如你要到此游覽,最好是乘坐快艇來八門灣周游。每當海水退潮時,你可看見面那紅樹卷曲的樹干和交錯的地面根挽手挨肩而立。有一種紅樹四周都長著數(shù)十條扭曲的根,伸出一米方圓而交叉插入淤泥中,形似雞籠,當?shù)厝私凶?quot;雞籠罩"。每當海水漲潮時,你可看見那密密匝匝的紅樹林飄飄逸逸瀟瀟灑灑的在綠色的海水中時露時現(xiàn),甚至沉沒于水底。在八門灣中瀏覽紅樹林的同時,你還可在林中觀鳥,或是垂釣,或是捉蟹,或是欣賞八門灣四周岸上那蔥蘢翠綠的椰林,其情趣可謂"獨此一處"。

 

  門票價格:不需門票

  交通提示

  海口的游客在海口東站或南站乘坐到文昌的長途車(快車的車資為13-16元),在文城下車后可租一輛摩托車到頭苑紅樹林(單程車資8-10元,往返15-18元)后,可以直接在海邊的紅樹林下車。   自駕車的游客走海文高速公路,到文城后離開市區(qū)轉道頭苑,從頭苑小學門前可以一直沿林間的簡易公路到海邊。從文城到頭苑海邊路程不超過10公里。需要提醒的是:文城到頭苑的公路正在擴建,路不是特別好走,從頭苑小學門口到海邊是林間的簡易公路,有很多來往行人車輛和家禽等。

  文昌孔廟

  

文昌孔廟

 

  

 

  位于文昌縣城文東路77號。史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現(xiàn)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國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點之一.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孔廟已修葺一新。文廟平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庭院寬廣,占地面積共3300平方米。前庭中軸線上布有欞星門、泮池、狀元橋和溫文爾雅的于孔子全身塑像。橋邊一古井、名曰“圣泉”,泉水清甜,數(shù)百年從未干涸。后院主建筑 為大成門和大成殿,大成門前立有數(shù)米高的孔夫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屬框架式木結構,重檐歇頂,古樸莊重。內(nèi)設孔子神龕、神像、神牌、四配十二哲神位、楹聯(lián),祭器齊全。還有清代康熙皇帝璽印的“萬世師表”、嘉慶皇帝璽印的“圣集大成”、咸豐皇帝璽印的”德齊幬載”、光緒皇帝璽印的“圣協(xié)時中”四塊涂金 描紅的巨匾,赫然懸掛殿中。楹聯(lián),祭器齊全。文廟內(nèi) 諸多建筑上雕刻的花草、鳥獸、歷史人物千姿百態(tài),堪稱杰作。后院兩旁的廡殿內(nèi),新近還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書畫、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北京孔廟孔子72弟子圖譜的展覽。1993年重新復開放,1994年恢復了祭孔活動,舉辦“文狀元”、“理狀元”、“少年文狀元”大獎賽,重振興教助學之風。文昌孔廟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兩代建筑工藝和啟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圍,深深地吸引著莘莘學子、海外華僑和國內(nèi)外各界游客。

  清瀾港景區(qū)

 

  清瀾港景區(qū)以清瀾港為中心,以及港灣附近名勝古跡,有風韻獨特的東郊椰林、歷史悠久的文筆塔。沙柔浪靜的高龍灣浴場神奇迷人的后港灣紅樹林。往東北硼多公里又遐邇聞名的宋氏祖居、10多公里有蔚為壯觀偽銅鼓嶺,往西北公里有文城古鎮(zhèn)、文廟、張云逸大將紀念館等,是海南五大濱海旅游區(qū)之一。

  清瀾港景區(qū)-清瀾港

  清瀾港位于文昌市東南方,從文城鎮(zhèn)坐中巴車可到清瀾鎮(zhèn),距海口市90多公里,是文昌市人民政府駐地。港區(qū)處于八門灣(也秋后港灣)的西岸,水域寬闊,面積達12萬平方米,港內(nèi)風浪小,回淤較少,是一個自然條件優(yōu)越的港口。長年,港內(nèi)大小油船密如繁星,生產(chǎn)繁忙。港岸椰林成帶。郁郁蔥蔥。自古以來,清澗港就是海南島東海岸重要商港,有“瓊州之肘腋”、“文昌之咽喉”的美稱,自建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洪武元年(1368年),這里就形成了漁商小港,而現(xiàn)在這里已是海南東部水運物資集散地,是溝通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重要樞紐。

  清瀾港景區(qū)-交通提示

  清瀾港位于文昌市東南方,從文城鎮(zhèn)坐中巴車可到清瀾鎮(zhèn),距海口市90多公里,是文昌市人民政府駐地。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是一個包含著海域、陸域不同界面綜合型自然保護區(qū),其屬于集以熱帶常綠季雨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野生動物、海蝕地貌、珊瑚礁及其底棲生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自然保護區(qū)。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峰巒迭翠,奇山崢嶸,風景優(yōu)美,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已成為海南省東部著名旅游景點。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具有生物的豐富多樣性、物種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稀有性、典型性與代表性,集物種資源、地質(zhì)地貌資源、自然景觀資源和海洋水產(chǎn)資源為一體,是中國不可多得的集熱帶雨林和熱帶海洋生物多樣性于一體的多功能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資料簡介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簡介牌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的地理坐標為E:110°58′30″~111°03′00″,N:19°36′54″~19°41′21″,總面積為44km2,其中陸地面積13.33km2,海域面積30.67km2。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于1983年經(jīng)原文昌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后經(jīng)1985年、1986年兩次擴大,陸地面積為1333公頃。1988年海南建省后,海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9年,為加強銅鼓嶺周邊海域珊瑚礁及海洋生物的保護,海南省政府批準將銅鼓嶺周邊海域3067公頃劃入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使保護區(qū)面積達到4400公頃。2007年8月1日,中國國務院批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其保護對象是熱帶常綠雨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野生保護動物、地貌景觀(即海蝕地貌)、珊瑚礁及其底棲生物。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zhèn)境內(nèi),處于海陸交界部位,以銅鼓嶺為中心。銅鼓嶺綿亙20多公里,是海南的最東角,主峰海拔338米,有瓊東第一峰之稱,三面環(huán)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為4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3.3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6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qū)包括銅鼓嶺陸域主峰熱帶季雨矮林集中分布區(qū)、蛟螺頭海蝕地貌集中分布區(qū)和淇水灣海域珊瑚礁資源集中分布區(qū)。保護區(qū)內(nèi)獼猴由原來的幾十只發(fā)展到100多只,熱帶季雨矮林和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得到一定恢復。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自然資源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熱帶常綠季雨矮林

  植物資源: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動植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突出。其植被類型隨著海拔和階地、坡向不同,依次分布紅樹林植被、半紅樹林植被、濱海沙生植被、山麓叢林、熱帶常綠季雨矮林以及局部人工培育的人工林等植被類型。1987年開展的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綜合考察,發(fā)現(xiàn)植物種類有908種,分屬162科587屬。有蕨類植物16科26屬32種,裸子植物2科2屬2種,被子植物154科559屬874種。其中有9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蕉木、土沉香、海南大風子、粘木、野生荔枝、龍眼、白桂木、苦梓、小花龍血樹等,此外,還有4種海南特有種:海南蘇鐵、瓊刺欖、草豆蔻、林仔竹(山竹仔),3種海南新分種:沙漠馬齒莧、水蕪花、海南青牛膽。

  到2004年,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植物種類上升到984種,隸屬168科,629屬。其中蕨類植物41種,隸屬20科,31屬;裸子植物2種,隸屬2科,2屬;被子植物941種,隸屬146科,596屬,在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799種,隸屬119科,502屬,單子葉植物142種,隸屬27科,94屬。在984種植物中海南特有種:海南蘇鐵、茶槁楠、古山龍、海南青牛膽、瓊刺欖、草豆蔻、林仔竹(山竹仔)等35種,約占海南特有植物的5.7%左右;瀕危植物種類和保護植物種類:金毛狗、蕉木、白木香、海南蘇鐵、海南大風子、紅花天料木(母生)、白桂木、海南石梓、野生荔枝、野生龍眼、毛茶、粘木等12種,比1987年多記錄了69種維管束植物。森林面積得到擴大,原先的灌木林已經(jīng)演替成次生林,竹林面積在變小,森林樹種在增加,生物多樣性在增加。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獨特植物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的獨特植物資源受到更多的關注。銅鼓嶺地帶性頂級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季雨林,森林茂密,主要植被有紅樹林、半紅樹林、濱海沙地植被、山麓叢林植被、熱帶常綠季雨矮林等。在984種植物中,海南特有種35個,約占海南特有植物的5.7%,瀕危植物種類和保護植物共有12個種,如金毛狗、海南蘇鐵、蕉木、白木香、海南大風子、野生龍眼等。值得一提的是,水蕪花在海南僅在銅鼓嶺有記錄。

  銅鼓嶺地區(qū)的優(yōu)勢種為樟科植物、大風子科植物和無患子科植物,而楝科植物占的比例不多,濱海植物占的比例較大。在35個特有種中,海南蘇鐵為一級保護植物,其他的如茶槁楠、古山龍等20個種在海南較少見,古特有種占較大比例,顯示其重要性。另外還發(fā)現(xiàn)了海南蘇鐵、野生荔枝的野生種群。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獼猴

  動物資源: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的是熱帶常綠雨矮林生態(tài)中的野生動物,沒有典型的代表動物,主要有10種獸類,20余種鳥類和一些兩棲爬行動物、昆蟲等,其中8種屬珍稀瀕危物種。在這些動物中,蟒蛇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獼猴、穿山甲、海南兔、褐翅鴉鵑、原雞、貓頭鷹、海龜?shù)葘儆趪叶壉Wo野生動物。

  珊瑚礁資源: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范圍內(nèi)珊瑚礁資源尤為豐富,本區(qū)域的淺海珊瑚礁為典型的岸礁類型,主要有造礁石珊瑚、珊瑚藻、軟體動物及其它造礁生物,種類有100多種,其中優(yōu)勢種為各種鹿角珊瑚。珊瑚的豐富度為2-3級。非造礁珊瑚、軟珊瑚,魚類、藻類、其它與珊瑚礁有關的底棲生物的種類也較豐富。重要水產(chǎn)資源還包括鮑魚、麒麟菜等。其北部出露有王五——文教深大斷裂構造遺跡,同時受新構造運動地殼間歇性上升作用的影響,巖漿巖節(jié)理發(fā)育,經(jīng)風化和海蝕作用,形成海蝕崖、海蝕穴、海蝕龕、海蝕柱、海蝕槽、海蝕磨菇、海蝕平臺等海蝕地貌。這些地質(zhì)地貌資源,在中國實屬罕見,是地質(zhì)科研和教學的活教材。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資源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的海蝕平臺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峰巒迭翠,奇山崢嶸,風景優(yōu)美,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已成為海南省東部著名旅游景點。景區(qū)有神廟、和尚屋、尼姑庵等古跡,有仙洞、仙殿、風動石、銀蛇石、海龜石等奇巖異石。風動石,高3米多,重約20多噸,上園下尖,風吹能動,搖而不倒。海風吹來,微微搖晃呼呼作響,千萬年來,歷盡滄桑,多少個12級臺風也不能把它吹倒,故得名“風動石”。 俯瞰西南嶺角,綠草坡上一片巖石造型千姿百態(tài),極為奇特,酷似草地上的一群羊,或俯首吃草,或昂首觀云,或轉身呼叫,或追逐嬉戲,活生生的一幅牧羊圖。

  在嶺上,登高遠眺,南海碧波,水天一色,海上艦艇游弋,漁帆報訊,群鷗翱翔;嶺下,月亮灣海濱沙灘寬闊,松軟細白,海浪重疊千層,波峰泛銀。朝北望去,寶陵河像一條飄帶柔曼的飄然如海,銀色的沙灘蜿蜒遠伸,漫無盡頭。遠眺陵西內(nèi)陸,青浪如海的椰林掩映著一個個村莊農(nóng)舍,一道道狹長的水田帶繞丘環(huán)坡,好一片南國田園風光。銅鼓嶺不僅景觀奇秀,而且自然資源豐富,有名貴的檀香木、多種藥材、礦產(chǎn)、珍禽異獸。嶺上的鷓鴣茶,為野生茶葉,沖泡色青可口,消滯解葷,能治四時感冒。近海盛產(chǎn)龍蝦、鮑魚、海膽等。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相關傳說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風動石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海南省文昌縣龍樓區(qū),距縣城四十公里。西連內(nèi)陸,東瀕南海,綿亙二十多公里,是海南的最東角。這里山美石奇,傳說動人,素有“瓊東第一峰”之美稱。相傳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揮師渡海,在此登岸設營。班師回朝時,遺下銅鼓,后人掘之,故以此為嶺名。

  風動石傳說: 一種說法曰:“風動石”是一位叫金絲姑娘的仙女的化身。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玉皇患重病,皇娘夜夢銅鼓嶺有草藥可治,便派仙女金絲姑娘到該嶺尋采。因遇上獼猴;受驚跌落山澗,被當?shù)匾磺嗄戢C手搭救。金絲姑娘為了報答那位青年救命之恩,思戀凡間生活,兩人相愛結為夫妻。有一天,他倆上山打獵、采藥,金絲姑娘在嶺頂遇一壞人企圖把她搶走。姑娘不從,向正在山北麓的夫郎呼救,危急之際,那壞人把金絲姑娘殺死。隨后又用弓箭射倒了奔過來的金絲姑娘的丈夫。剎那間,夫妻倆分別變成伸臂郎和風動石兩塊奇特的石頭。這對化為石頭的恩愛夫妻,一在嶺之巔,一在山這麓,千萬年來,用伸臂和點頭來表示著他倆忠貞不屈地愛情。 另一種說法曰:銅鼓嶺下藏龍臥虎般的石頭,共有3650塊,它們原是一只只有生命的羊。那風動石就是居高臨下的“牧羊姑娘”。一天,天皇出巡,看見美麗的牧羊景象。十分喜愛,因怕其消失,便招來雷公,降下閃電劈靂將其化成這幅“永遠的牧羊圖”。如今的銅鼓嶺牧草豐盛,羊群遍野,恰如一幅活的“牧羊圖”。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主要景點

  

(圖)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月亮灣

  銅鼓嶺自然保護區(qū)的景區(qū)包括銅鼓嶺、月亮灣、大澳灣、石頭公園、銅鼓嘴、云龍灣。

  銅鼓嶺:一處名符其實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通常所說銅鼓嶺指的是338米的主峰。上山可以沿著盤山公路開車或步行;如果在半山腰雨林棧道入口處鉆進新修的登山古道,拾級而上,可以領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fā)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wǎng)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wǎng)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wǎng)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第一区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网 | 久久99久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 九色国产|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观看视频在线 | 精品视频免费 | 久久草av| 免费黄色av网站 | 亚洲色图20p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一二三区 |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 www.天天射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内自拍青青草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国产免费视频在线 | 九色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夜 | 久久66 | 国产在线啪 | 久久久久高清 | 黄色小视频在线看 | 98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免费毛片精品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 国产视频1区| 色av影院| 人人九九 | 午夜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一级黄色片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一区 | 日韩av在线免费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州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