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善集(1900~1927)字義甫,筆名楊白。海南省瓊海縣福田鎮井堪村人。出生農民家庭,其父為晚清秀才。出生后第二年生母病逝,由繼母王氏撫養,7歲入私塾,12歲入大水嶺高等小學校。15歲考進瓊崖中學(今海南省瓊臺師范學校),開始閱讀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書刊。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參與組織成立“瓊崖十三屬學生聯合會”,任宣傳股長,在葉文龍的協助下,創辦《瓊聲周報》,帶領同學進行反帝、反封建宣傳活動。同年秋畢業后,回鄉任小學教員、校長。1922年,考進廣東公路工程學校,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等書籍,接受馬克思主義。次年12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春,與徐成章、周士第、黃振士、洪劍雄等人一起組織瓊崖少年同志會,出版會刊《新瓊崖評論》,傳播馬克思主義,批判改良主義。5月畢業,10月,由中共廣東區委員會派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期的同學有聶榮臻、葉挺、王若飛、馮平等。同年12月與葉挺一起被中共旅莫支部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8月回國,初任共青團廣州地方委員會書記,后任共青團廣東區委員會書記。發展團的基層組織,推動廣東青年運動的發展。
1926年6月,受中共廣東區委員會委派到瓊崖指導召開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共瓊崖黨組織成立后不久即返穗。1927年國民黨瓊崖當局發動四二二事變后,再次奉命回瓊。6月,在樂會縣(今屬瓊海縣)四區寶墩村李氏祠堂與王文明一起主持召開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緊急會議,將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改為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任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7月,兼任瓊崖討逆革命軍黨代表。致力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領導武裝斗爭,親自指揮襲擊博鰲、中原、邁湯、坡村、和樂等敵據點的戰斗,連戰告捷。每到一處,都開展宣傳工作,講解共產黨的政策,揭露國民黨的罪行。9月上旬,主持召開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軍事會議,決定下旬舉行全瓊武裝總暴動。23日拂曉,武裝暴動在嘉積外圍的椰子寨打響第一槍。楊善集、陳永芹率萬寧縣、樂會縣討逆革命軍2個連和部分農民赤衛隊雨夜奔襲,由于道路泥濘,部隊行動遲緩,未能按預定時間趕到椰子寨。王文明所率的瓊山縣、定安縣2個連則按時攻克了椰子寨。早上8時,2支部隊在椰子寨會師,隨即決定,王文明部渡河折回丹村,迷惑嘉積鎮的敵軍,待機行動;楊善集部派出1 個連留在椰子寨作宣傳工作,親自和陳永芹帶1個連及部分赤衛隊員前往嘉積方向的嘉所坡警戒,并視探嘉積敵軍的動態。上午11時,嘉積敵軍反撲,楊善集率部在嘉所坡阻擊。由于槍支彈藥不足,敵眾我寡,討逆軍邊打邊撤,在戰斗中楊善集連中數彈壯烈犧牲。同年10月,中共南方局和中共廣東省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因未獲悉其陣亡消息,仍選其為中共廣東省委員會候補委員。1957年,瓊東縣人民委員會追認其為烈士。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