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高宗余日前向出席“2009武漢國際橋梁科技高層論壇”的海內外橋梁專家透露,中國將在瓊州海峽興建第一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建成后,駕車跨越瓊州海峽只需20分鐘,列車通行也將壓縮在10分鐘以內。
中國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前期主導設計這一連接雷州半島與海南島跨海通道,已全面完成項目的規劃研究并通過了評審。目前,有關專家正在就兩個橋位選址方案進行比較研究。
按照初步設計,大橋分上下兩層,鐵路橋為四線,客運列車設計時速為160公里,貨運列車時速120公里,公路橋設計時速為100公里,預計項目總投資約1421億元人民幣。
瓊州海峽是我國三大海峽之一,東西長80公里,南北平均寬度約29.5公里,最窄處19.4公里,水深40—160米。跨越瓊州海峽一直依靠輪渡,開通的跨海列車也是需要用專門的鐵路輪船擺渡,需開行3個小時。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交通部、鐵道部、廣東省分別對瓊州海峽跨海通道進行長達14年的研究、論證。2008年,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和協調下,由鐵道部、交通部、廣東省、海南省共同籌劃了這一通道建設項目,敲定興建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的方案。
高宗余曾參與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設計,他說,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區域具有水深、風大、浪高、地質構造復雜、通航要求高、環境敏感等不利因素,建橋有相當的技術難度,但通過組織科研、設計、施工、設備制造等科技攻關,在瓊州海峽建設橋梁可以實現。
目前,專家已在長約80公里的海峽范圍內初步擬定了兩個比較橋位,即連接雷州半島徐聞縣放坡村和海南島道倫角的西線橋位,連接雷州半島炮臺角和海南天尾角的中線橋位。
高宗余介紹說,從目前的勘測結果看,中線方案線位順直,跨海工程短,與兩岸既有公路和鐵路連接順暢,主體工程和引線工程投資少,運行時間短、運營成本低,符合城市規劃,但最大水深達75米。西線方案海底較為平坦,最大水深僅為55米,但跨海工程長,與兩岸既有公路和鐵路的連接繞行較多,主體工程和引線工程投資大,且橋梁線位必須繞避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作者:熊金超)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