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博物館鎮館之寶搶先看
近日,位于國興大道的海南省博物館場館建設完工,已經進入布置展館的階段,有望在今年內開放。
據了解,即將開放的博物館藏有10000多件文物,主要收藏、展示南海水下文物、礦產、文物資源和從事南海資源及歷史經濟的研究成果。主要分海南地方文物、民族文物和西沙出水文物三大門類,館藏文物數量比較客觀,種類也很豐富。布館突出了海南和南海兩個特色,一是從海南獨特的歷史考慮。比如貶官文化、海上絲綢之路、瓊崖縱隊等,都是獨具海南特色的;二是從獨特的區域特色考慮。體現在熱帶海島、民族僑鄉、經濟特區諸多方面,重點突出了南海、熱帶的魅力;三是從優美的自然環境考慮。展現了海南的熱帶雨林、各種奇異的地貌景觀和海南生態省的特色。四是從海洋大省考慮。海南海域面積廣闊,古時更是熱鬧繁忙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海運歷史悠久,而且水下文物很多,這些都是內地省份無可比擬的。
省博物館藏有不少的寶貝,本報從今天開始將推出專欄,對博物館所館藏的部分寶貝進行揭秘,其中包括這些寶貝的歷史來源、所具有的價值和蘊含的魅力,給文物愛好者提供最詳盡最震撼的資料。向廣大市民揭開這些寶貝背后的故事,讓市民全面了解海南的歷史和人文。
《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講述無字黎族文化歷史
最貴館藏波波折折回家路
隨著省博物館即將落成開館,《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從河南幾經周折回到海南。這本記錄著幾百年前黎族同胞建屋、編織、耕種、漁獵、婚娶、聚會、貿易等生產生活場景畫冊將作為省博物館重頭展品在世人面前展現。省博物館如何獲得這本珍貴畫冊?它的背后又有什么樣的故事?
畫冊展現幾百年黎族風俗
翻開《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畫冊一共15頁,以圖、文相配的形式描繪黎族群眾建屋、編織、耕種、對歌、嫁娶、聚會、漁獵、采藤、貿易、涉水、談判等社會風俗的冊頁,由于黎族沒有文字,所以這樣以圖文形式反映黎族風俗的畫卷顯得格外珍貴。
省博物館征集部主任章佩嵐介紹說,與《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同類畫冊國內只有三本,一本收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一本收于廣東中山圖書館,三本畫冊中年代最久遠,也是反映風俗情況最好的一個版本,就是現存省博物館的這本《明鄧延宣繪瓊黎風俗圖》。這本畫冊也是最早的以圖文形式表現黎族社會生活的珍貴畫冊,經過文物部門有關專家評定,目前定級為二級文物。
對無字黎族歷史研究有極高價值
《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不但對研究黎族歷史上的風俗習慣有極高的價值,而且對于黎族的原生地海南來說,更具有特殊的意義。章主任告訴記者,經過這幾年,有關文物專家都一致覺得這本畫冊有關清代黎族的形象資料對揭示當時的黎族社會生活提供了不少啟發性的資料。海南黎族的風俗習慣幾百年來幾乎是很好的保存下來,可以算是民族風俗的活化石,“目前,我國有很多關于黎族文化的文字記載,該畫冊與這些歷史文字記載基本吻合。”
畫冊10年回家路幾經曲折
然而這本畫冊一開始并不是在海南省博物館進行館藏,而是在河南新鄉博物館進行館藏。
在《瓊黎風俗圖》的扉頁,中縫處貼一極小的紙條,以小楷字寫“趙登禹”三字。海南省博物館館長丘剛解釋說,趙登禹為山東國民黨愛國將領,此冊是建國前由河南新鄉博物館首任館長從其手中征集。10多年前,當時的海南省民委的同志得知新鄉有此至寶后,與河南方面進行協商,希望能將其調撥至海南。由于對方文物部門對文物管理嚴格,直到2002年仍然沒辦法調撥回。
為了能將《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成功調撥回海南省博物館,2003年8月,丘剛與海南著名書畫鑒定家李元茂、文物征集部主任章佩嵐等專家開始向國家文物局提出請求。在申請征集費的同時,他們也開始赴河南省新鄉市博物館考察該館珍藏的《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手繪冊頁。
丘館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感慨萬千,他告訴記者,當時向新鄉市博物館提出了征集這本畫冊的想法,雙方僅僅是交換了意見。可就是事情出現一絲眉目時,2004年的下半年,河南省文物局下了新的文件,規定“河南文物原則上不能出省”。直到了2006年8月,當他第三次來到河南再次提出申請,事情終于出現轉機。就這樣,經歷了3年半時間,3次赴豫,協商近10次,費了無數口舌,動用了國家文物局、兩省領導同志等關系之后,省博物館終于通過有償調撥形式得到了畫冊。這也創下了省博有償征集文物的花費之最。2007年1月下旬,新鄉文化局局長同新鄉市博物館館長親自把畫冊送到了海南省博物館。
還有一些疑團等待探索
專家認為,《明鄧廷宣繪瓊黎風俗圖》看似是明代初年所繪,但從其繪制方法、老化程度等多方面考察,這應該是清中晚期的作品。“ 這本畫冊是否在清朝中晚期所制,那么它的原本在哪、作者是誰、在一個什么時代背景下產生等等,目前仍有一些疑團。”章主任說。據悉,這本畫冊將進行重新裝裱,制作專門的展柜來陳列,在新館開館后將作為重點展品來展出,讓觀眾能了解海南黎族歷史。作者: 吳雅菁 實習生陳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