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海南文昌當地農民在剛被平整出的土地上留影。這里將成為發射場的一部分。秦憲安攝(人民圖片)
海南航天發射場效果圖。本報記者 余建斌攝
核心提示
大型火箭通過輪船,運往椰林中的發射場,在藍天碧海之間騰空而起……我國第四個航天發射場在海南文昌開建,帶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新發射場與酒泉、太原、西昌發射場有何不同?為何選址文昌?建成后將給我國航天事業帶來哪些影響?工程建設人員將為您一一解答。
距藍色大海約800米,綠色椰林環繞的空地上立著一座標志物。未來,這里將矗立起航天發射場塔架。9月14日上午,海南文昌市東南方向的南海之濱,我國新的現代化大型航天發射場在這里動工開建。
“綠色”發射場
將主要發射新一代大型無毒、無污染火箭,承擔大噸位空間站發射等任務
“新的航天發射場不是我國已有發射場的翻版和重復。”海南航天發射場工程指揮部主任王維昌說。
海南航天發射場位于北緯19度左右。王維昌介紹說,海南航天發射場總體目標是要建設成一個綜合發射能力強,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的世界一流現代化新型航天發射場。
建成后,發射場將主要發射新一代大型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具體主要承擔4項航天任務: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發射任務。
“發射場完全自主創新設計,在理念上參照了目前世界航天領域比較先進的技術。”王維昌告訴記者,在發射場規劃過程中,他們曾在熱帶叢林中徒步走了很長時間,很多規劃的設施都避開樹林植被,尋找空地建設,為的是不破壞當地優美的生態環境。
2008年2月,海南航天發射場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現國家環保部)審批。結論為新建航天發射場對海南省現有環境沒有影響。
地緣優勢明顯
低緯度,提高衛星運載能力;靠海近,解決5米直徑大型火箭運輸難題
為何選址海南文昌?王維昌說,新航天發射場址地緣優勢十分明顯:
新的航天發射場具有射向范圍寬的優勢。能夠覆蓋90度至175度,射向1000公里范圍均為海域,可以滿足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空間站、深空探測等航天器發射任務。與現有航天發射場相比,火箭航區、殘骸落區安全性好。“火箭稍一轉彎就可以飛到海上。”
北緯19度的位置也具備了低緯度的優勢。在這里發射,能夠提高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運載能力,入軌角度比較好,減少衛星調姿消耗的燃料,延長衛星使用壽命,效費比高。“西昌、太原、酒泉3個衛星發射中心的緯度分別為28度、38度、41度。”
設計能力上,海南航天發射場具有年發射能力強的優勢。年發射能力可達10至12發。
海南航天發射場工程指揮部副主任張平告訴記者,新航天發射場靠海的特點解決了我國大型火箭的運輸難題。“未來發射5米直徑的大型運載火箭,公路、鐵路運載難以滿足要求,制約火箭運輸。新的航天發射場可以通過海運將火箭運過來。”據介紹,5米直徑大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將遠超目前正在使用的3.35米直徑火箭。
張平向記者描述了未來海南航天發射場發射的整個流程:裝載大型火箭的運輸船從火箭制造地天津港口出發,經過5—7天時間,航行約1800海里后,到達海南省清瀾港西碼頭,再通過公路運往發射場。飛船、衛星等航天器則由空運至海口美蘭機場,經公路運往發射場。在發射場完成測試后,火箭與航天器對接安裝,再運至發射塔架,最終點火發射。
2013年建成
四大航天發射場分工互補,整體布局更合理
按計劃,2013年海南航天發射場將建成并投入使用。有關航天專家評價說,“當前我國在世界航天領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到2013年這一地位會更加鞏固和增強。”
目前,我國已有酒泉、太原、西昌3個航天發射場。據介紹,海南航天發射場建成后,具有執行載人航天工程后續任務的能力,將根據任務需要承擔相應發射任務。酒泉衛星發射場將繼續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場仍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應急發射任務,并與海南發射場具有一定互補作用。
“酒泉在沙漠戈壁,太原在黃土高原,西昌在深山老林,3個發射場均建在內陸地區。海南航天發射場使得沿海和內陸、高低緯度相結合,我國航天發射場的整體布局更合理,綜合發射能力更強。”張平說。
“通信衛星是目前航天產業里技術應用最廣泛、商業化程度最高的產品。海南航天發射場可發射的航天器種類多,使我國可以更多地承攬國際商業發射服務,促進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良性循環。”王維昌說。
鏈接-大型發射場也是旅游勝地
大型航天發射場往往也是一個國家的旅游勝地。以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為例,隨著阿波羅登月飛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佛羅里達州成了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壯觀的航天發射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遠萬里前往參觀。1988年和2003年“發現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時,來自各地的參觀者逾百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對外開放以來,先后有160多萬人次到發射場觀光旅游。西昌市旅游局初步統計,2007年“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前后,參觀人數多達4萬余人,直接收入4000多萬元,間接收入近1億元。
酒泉市旅游局統計,2008年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前后,前往酒泉衛星發射場和周邊參觀的游客達到2萬人。(作者:余建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