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特色農副產品被擺上展臺,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選購;村民們挑著擔子來到鎮上,售賣具有文化節特色的“五福”蔬果、自制特色點心……3月16日下午,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冼夫人文化廣場的市集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這是什么品種的蘭花,買回去應該怎么養?”“這是我們基地培育出來的蝴蝶蘭,花型好看,放在陰涼處不需要頻繁澆水,每年都會開花。”新坡鎮柏盈蘭花基地的技術員吳顏山在攤位前向來來往往的市民游客介紹著基地的蘭花。
攤位雖不大,但各色蘭花嬌艷奪目。“今天我們帶來了十幾個品種的蘭花,包括甜格格、綠熊、大辣椒等,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品種。”吳顏山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每年基地都會參加冼夫人文化節,希望借助活動宣傳推廣基地蘭花品種。
在蘭花攤位的對面,冼祖婆“軍糧”攤位吸引了市民李汝靜的注意。攤位上,一塊塊獨立包裝的山蘭米餅擺放得整整齊齊。“為什么是冼夫人軍糧?”李汝靜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是用海南特色山蘭米做成的,為了在行軍過程中便于儲存和攜帶,冼夫人便想著用粗糧做成餅,將其作為軍旅出征的專用干糧。”海南省冼祖婆食品有限公司創始人劉錦花介紹。她希望以“軍糧餅”的方式,把冼夫人文化發揚光大,在讓更多人了解冼夫人精神的同時帶動鄉村振興。
除了特色農產品外,芋頭、薤蔥、小番薯、金桔、桑葉等“五福”產品也是冼夫人文化節鄉村市集上深受歡迎的產品。
“這一鍋50多斤,一天能賣6鍋,光賣芋頭,一天的收入就有2000多元。”一大早,新坡鎮旺太村村民便帶著蒸好的熱騰騰芋頭來到文化節現場,“這幾天游客多,也給我們帶來了旅游收入,借傳統節日,我們也吃上了‘旅游飯’。”
逛完一圈市集,李汝靜兩只手拎滿了剛買的山蘭米餅、新聯大米、芋頭等。“我們慕名來參加冼夫人文化節,想要深入感受原汁原味的千年民俗文化。”李汝靜說,新坡鎮淳樸的民風以及歷史文化的厚重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準備帶些特色產品回去與家人分享。
除了文化節活動之外,龍華區還推出了閑趣鄉野、騎趣戶外、精彩國漫三大主題旅游線路,讓市民游客在品文化、賞民俗的同時,游覽更多美景。
“民俗文化、鄉土風情,既能滋養鄉村百姓,又能吸引遠方游客,為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更多源頭活水。”龍華區旅文局局長劉虹介紹,近年來,龍華區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從歷史故事里汲取營養,運用“歷史底蘊+民俗節慶+民族內核”的模式,將傳統文化與旅游產品相結合,推動旅游產業提質升級。
劉虹表示,接下來,龍華區將持續挖掘好節慶文化的“寶藏”,為旅游產品注入更加豐富的內涵。
(海南日報海口3月16日訊)
新聞多一點>>>
海口冼夫人文化節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3月15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3月15日上午,2024年(第二十三屆)海口冼夫人文化節在龍華區新坡鎮主會場拉開序幕,本屆文化節彰顯地方特色,演繹歷久彌新的冼夫人信俗,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體驗龍華千年民俗和鄉村風情,感受濃濃節慶氛圍。
據了解,冼夫人是南北朝梁武帝至隋文帝時的嶺南俚人首領,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在海南,冼夫人不僅設置了崖州,恢復了與中原的聯系,促進民族團結和融合,還多次平定匪賊叛兵,使海南的百姓安居樂業。千百年來,每年二月初六至十二,海南不少地方會舉行紀念冼夫人的“軍坡節”,其中較大的軍坡節有海口市新坡鎮軍坡節等,現在的軍坡節已辦成集紀念瞻仰、文化娛樂、旅游觀光、經濟貿易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活動,以表達海南人民對冼夫人的熱愛及崇敬之情。
文化節期間還將在主會場舉辦海南各民族文化交流演出,文昌蠱盤舞、苗族招龍舞、黎族竹木器樂、公仔戲等民族文化以歌舞、演唱和走秀多種方式呈現,滿足市民游客一站式體驗海南各民族文化的需求。此外,為了營造節慶歡樂氛圍,讓更多群眾參與,活動期間也將匯聚龍華各鎮域精彩節目打造“歡聚新坡 和美鄉村”文化惠民展演,讓廣大群眾度過一個有趣、有儀式感的冼夫人文化節。
本屆文化節將持續至3月21日,屆時還將舉行冼夫人文創獲獎產品展示發布會、賡續文脈閉幕式,通過合唱、歌舞等表演方式再現冼夫人馳騁沙場巾幗不讓須眉的英雄氣概。
原標題:海口冼夫人文化節慶活動帶動鄉村旅游消費 添了“文化味”,這些特色產品賣得俏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