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9日消息(記者 陳望)11月29日,海口市博物館主辦的“天南貢品”——海南椰雕展在該館展出。此次展出的椰雕藏品從明清時代至今,展品有200多件。
海南椰雕展里展示的椰雕作品。記者 王威 攝
海南椰雕工藝是海南的傳統藝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唐代已出現關于海南椰雕的記載,蘇東坡謫居海南時,曾拿椰殼椰棕請當地藝人雕成帽子戴之,取名“椰子冠”的故事流傳至今,明清時期椰雕被作為珍品進貢朝廷,贏得“天南貢品”之譽。
海南椰雕展里展示的椰雕作品。記者 王威 攝
此次展覽展出的200多件椰雕藏品均由海南著名收藏家蔡於良、龐輝電伉儷提供,該展覽從海南椰雕的歷史淵源、海南椰雕文化特征、海南椰雕的藝術發展、海南椰雕工藝流程四個部分講述海南椰雕的故事。
蔡於良介紹,海南椰雕可追溯至唐朝,將椰殼鋸正制成瓢、勺、碗、杯作為吃喝用具。經過唐、宋時期,椰殼使用率越來越高,被制作成日用品,慢慢進入了人類生活當中。明清兩代,海南椰雕更是被官吏作為珍品進貢朝廷。20世紀50年代,海南椰雕已暢銷世界各國。
海南椰雕展里展示的椰雕作品。記者 王威 攝
“椰雕工藝主要有平面浮雕、立體浮雕、通花浮雕、帶棕立體雕刻、貝殼鑲嵌雕刻等多種形式。”蔡於良說,海南椰雕是以椰子殼、棕、木為基本原料,以刻刀為主要工具,采用雕刻、拼貼、鑲嵌、彩繪等技藝制成的融觀賞性與實用性于一體的生活用品及其制作技藝,主要流傳于海南海口、文昌等地。
海南椰雕展現場。記者 王威 攝
蔡於良告訴記者,此次展出椰雕是他從世界各地收藏而來,海南椰雕工藝歷史悠久,明清時期,椰雕工藝逐漸成熟,從明代中期開始把椰雕與銀錫金屬的結合,椰雕溫酒壸、提梁壺,執壺、蓋碗、餐碗,乳茶碗、盤、公道杯、小酒杯都要鑲嵌銀、錫金屬。“本次展出椰雕東坡赤壁游圖銀鎏金乳茶杯是從日本花了40多萬買回來的,是一件清朝時期椰雕品。”
此次展覽由海口市委統戰部、海口市民族事務局指導,海口市博物館作為海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旨在通過展覽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