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5日消息(記者 韓星)黎韻小村,紅色傳承。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了解黎族首領王國興領導黎族、苗族同胞發動白沙起義的光輝事跡。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紀念園內,一座目光堅毅的半身銅像靜靜矗立,大理石基座上楷書題“黎族人民領袖王國興”9個字。白沙起義紀念園管理站站長蔣自彪介紹,1943年,王國興帶領飽受國民黨迫害的黎族、苗族群眾揭竿而起,發動了震撼全瓊的白沙起義。這一壯舉不僅為瓊崖特委開辟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和解放海南島創造了有利條件,更開啟了黎族人民跟著共產黨走的革命新路。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粉槍是一種比較古老原始的前裝式槍,黎胞平時多用來上山狩獵,黎族、苗族同胞們就是用這樣落后的武器去對抗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指著館內玻璃櫥窗中一把銹跡斑斑的粉槍,蔣自彪向來訪的文化名家們感慨黎族、苗族同胞之勇。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銹跡斑斑的粉槍、木制的黑色弩弓、彎彎的牛角號……園內一件件文物藏品仍依稀留存歷史殘影,令作家們深深動容,“通過追尋紅色歷史,更加體會了黎族兒女的堅毅勇敢。”
10月25日,“走進黎族·大型文化紀實采風活動”走進位于瓊中紅毛鎮番響村的白沙起義紀念園。記者 李昊 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