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寧溪邊村借力三角梅產業建設富美鄉村
紅色溪邊花開正紅
■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秋日的東山嶺腳下,萬寧市萬城鎮聯星村溪邊村民小組的三角梅培育基地里花開正艷,村民們在花叢忙碌不停,照料著剛剛移栽至花盆即將出售的三角梅樹。
在革命戰爭時期,這座村莊設有革命隊伍的秘密交通站,百姓積極參加革命。如今,溪邊村依靠發展三角梅產業,成為一座生態優美、產業發達的美麗富裕村莊,讓百姓過上美好生活。
革命隊伍的秘密掩護點
“當年的秘密交通站就設立在村民陳位榮家中,他多次掩護瓊崖地方黨組織和瓊崖縱隊干部成功逃脫敵人的追擊;村民梁經友曾掩護地下黨員換上農民衣服成功逃過敵人封鎖線……”走在溪邊村三角梅長廊里,年過八旬的老村支部書記梁大春一說起溪邊村的革命歷史,就滔滔不絕地打開了話匣子。
這些革命戰爭年代的故事,至今依舊清晰地留存在溪邊村人的記憶里。
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瓊崖縱隊第三支隊經常在溪邊村一帶活動,并在溪邊村設立秘密交通站,村民們常常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共瓊崖地方組織和瓊崖縱隊送情報,當向導,接送和掩護革命同志……
回首那段光榮而艱辛的革命歲月,最讓溪邊人感到無比自豪的是:無論境遇如何,溪邊村始終沒有一人投敵或叛變,更沒有人當漢奸。
據史料記載,革命戰爭年代,在溪邊村帶頭下,現在聯星村委會所轄的9個村民小組中,有30多人參加革命。20世紀50年代初,包括溪邊村在內的7個村莊被評為革命老區村莊。
開拓三角梅支柱產業
光榮的革命歷史,影響了溪邊村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如今,溪邊村的黨員們不忘初心,帶領廣大群眾改善生活,走出一條三角梅種植產業發展之路。
行走在溪邊村,一條條硬化道路整潔干凈,一座座漂亮的樓房錯落有致,一幅鮮明的美麗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遍布村中的紅色三角梅迎著微風飄動,散發著馥郁的芬香。
沿村道向左轉,便是溪邊三角梅合作社。在90畝的園地里,匯集了溪邊美麗鄉村建設的精華。三角梅花園分為園林區、苗圃區、休閑區和參觀區,花團錦簇的繁茂美麗景象,美得讓人流連忘返。
萬寧氣候溫和、溫差小,具備種植三角梅的優越條件。近年來,聯星村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支持村民建起三角梅培育基地,于2014年成立溪邊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如今三角梅花苗總計培育10萬株,合作社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6萬元。
聯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建雄介紹,當年,村委會組織村民以入股的方式來建立三角梅合作社,以三角梅為支柱來發展村中產業時,得到了村民的廣泛支持,28戶貧困戶全部入了合作社,并于2017年全部脫貧。
書香味濃吸引游人
貫穿整個溪邊村的三角梅長廊,通向溪邊小學和三角梅培育基地中的溪邊書屋。近年來,重修的溪邊小學吸引到了當地不少的生源和教師,教學質量也在穩步提升。村中相繼建起溪邊書屋、咖啡廳、三角梅沙龍等,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文房”“墨香”“畫境”……這是溪邊村溪邊書屋各個房間的名字,單從這些名字就能看出書法是溪邊書屋很重要的文化元素。溪邊書屋藏書2000多冊,坐落在一大片開得正茂的三角梅花海中,環境整潔雅致。農閑之余,村民們約上三五好友,在書屋品一壺清茶,翻閱圖書,練習書法已成為一種風氣。每逢周末節假日,美麗文明的溪邊村也逐漸成為城里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陳建雄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曾經溪邊村被叫作“紅色溪邊”,那是因為溪邊村光榮的革命歷史,而現在溪邊村,則因為遍地的三角梅紅成一片。他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溪邊村將會花開更紅。
(本報萬城9月25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