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瓊中訊 “早飯在桌上了,你干完活記得吃,我先去上班了。”6月18日一早8時許,和平鎮合口村村民朱春蘭,吃完早飯,叮囑了句在家務農的大兒子,便騎著車就去上班了。
不到5分鐘,朱春蘭的摩托車就開到了上班地點——瓊中大自然漂流景區。放好隨身攜帶的水壺后,朱春蘭帶上工作證,便在景區漂流點上游處開啟了一天的工作模式。
“我是屬于安保組的,主要負責整理救生衣和防護帽。”朱春蘭邊向記者介紹,邊整理著凌亂堆放的救生衣,將它們一件件整齊的疊進取衣框中,很是熟練。“這份工作我都干了一年了,早就做慣了,去年我就是靠這份穩定收入成功摘了‘貧困帽’呢!”話里行間,朱春蘭對于自己在家門口尋來的這份工作很是滿意和自豪。
可在4年前,朱春蘭的臉上洋溢的可不是這份“喜悅”,更多的是“愁容”。朱春蘭一人拉扯著3個孩子,僅靠家里少量的橡膠、檳榔、益智糊口,勞動力不足,朱春蘭更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苦楚。
產業少、勞動力不足的朱春蘭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能吃上“旅游飯”。“一開始知道村里要建旅游景區,我們還不贊同呢,因為要征用到集體用地,總覺得自己虧了。”朱春蘭說道,萬萬沒想到這一度“不被看好”的景區,讓自己除了務農,還多了份穩定收入,僅一年時間就脫了貧。
“我們景區2018年4月份開張營業后,優先聘請景區附近村民到景區務工。”瓊中大自然漂流景區相關負責人王建忠說道,目前,景區員工有95%為瓊中本地百姓,設有清潔、安保、河道救生等就業崗位,共為100多名村民解決了就業難題,其中包括40多名貧困村民。除了每月固定發放的工資,景區還按照與政府簽訂的協議,每年拿出30萬元作為貧困戶的固定分紅,門票收入的8%作為村集體經濟分紅。
大自然漂流景區是集餐飲、住宿、游玩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豐富的游樂項目吸引了大批游客的涌入村子,也引來了不少“生機”。塹對村、林田村文藝隊被“欽點”為景區表演團,這份兼職每次能給文藝隊帶來1200元酬勞。在景區附近的部分村民乘著“旅游”列車,經營起小賣部、冷飲店、快餐店等,每月也能收獲不小。
“下一步,景區將努力朝著4A級景區打造發展,待二期開發出來,還將增加600多個就業崗位,讓更多人共享‘旅游’果實。”王建忠如是說。(陳歡歡)
原標題:瓊中合口村部分集體用地流轉給景區,村民家門口就業 “旅游+扶貧” 風景變“錢”景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