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色免费电影_久久视频国产_成人精品久久久_黄wwww_亚洲一区播放_国产第一页精品

首頁 > 陵水:走好生態路 奔向“綠富美”
陵水:走好生態路 奔向“綠富美”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艾前進 艾佳    2019-05-16

    陵水圍繞“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目標建設生態家園

  走好生態路 奔向“綠富美”

  從高空俯瞰陵水,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秀美城區,文黎景觀大道、南門嶺大道、明月路、濱河南路、濱河北路的“五縱”大道,與安馬大道、中心大道、椰林南道“三橫”通道交織,風情各異的小區公園鑲嵌其間;鄉村大地,吊羅山、大里瀑布、小妹湖、南灣猴島、椰田古寨、牛嶺、分界洲島、九所嶺……一座座森林公園、生態公園猶如一顆顆綠寶石點綴多姿;珍珠岸線,土福灣、清水灣、香水灣綠藍相融,新村與黎安港像陵水嫵媚的雙眸。這一幅生機盎然的濱海生態美景圖,得益于陵水堅持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珍珠海岸,美麗陵水”戰略目標,奮力扛起生態家園建設的使命擔當。

  近幾年來,陵水縣委書記麥正華、縣長李鋒,團結班子成員引領全縣人民,在建設海南自貿區自貿港的歷史機遇中,堅持生態環境優先,著力生態保護和建設行動方案,推進“退塘還濕”“退耕還林”,確保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差。陵水縣林業局帶領全縣務林人、林業企業和林農們,朝著生態家園更美麗、生態經濟更強勁、百姓生活更富裕的目標,按照“一帶三區多走廊”規劃凝聚力量增綠,高規格推動東南、中西、東北“三區”綠美行動,高標準建設沿海防護林帶,高要求打造多廊道路河生態景觀,成功創建了全省第一個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使陵水森林生態旅游全域“蝶變”;發揮林業職能作用,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保護潟湖濕地,筑起了一道搶救修復濱海濕地自然保護的根基,在保護原生紅樹林的基礎上騰籠換鳥,引進培育珍稀物種,走出了一條自然保護的精深建設道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創新驅動,合理開發利用濕地的綠美護藍功能,求取高效發展之果,高標準建設的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美景正在崛起;圍繞秀美共富的生態家園,統籌城鄉全民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贏得海南省林業局和國家林草局的支持,基本實現森林城市生態服務均等化,城區綠美宜居宜業,城郊綠美拓展骨架,村鎮綠美留下鄉愁,生態福利全民共享。

陵水椰子島風光。寫煌 攝

  1、創建全省首個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

  陵水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38萬人民奮力建設“珍珠海岸,美麗陵水”。陵水清楚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和經濟財富,生態林業必須緊緊跟上國家和海南省、陵水縣的戰略構想和建設步伐。

  朝氣蓬勃的新時代,宏圖待書的新畫卷,是追夢成真的新舞臺。2017年春天,新上任的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謝邦雄率領班子成員深入城鄉調研,圍繞“一帶三區多走廊”的綠美藍圖,實事求是,高點定位,探尋最適合美麗陵水的生態林業建設道路,發揮生態建設主力軍作用,盤活林業資源,凝聚力量增綠,成功地創建了全省第一個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

  2、高規格推動綠美行動

  椰樹橫成行,芒果豎成列,檳榔添新綠,1000多棵新植樹苗為昔日的污染塘區披上了生態治理的綠色新衣。植樹人群站在這片綠地觀城區,綠意濃濃,底色亮麗,美麗陵水被綠樹繁花掩映,呈現出看得見摸得著的“鄉愁”。這“鄉愁”的背后,是深化改革的立說立行,是綠美行動的說到做到。在新一輪“綠化寶島”大行動中,陵水結合實際,規劃出點、線、面相結合的“一帶(沿海防護林帶)三區(東南部縱深防護林和森林旅游開發區、中西部商品林種植區、東北部生態保護區)多走廊(道路生態景觀廊道)”建設格局。

  麥正華介紹,這絕不僅僅是對城鄉空間見縫插“綠”,而是圍繞“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的目標建設綠色新陵水。

  林業部門主動作為,聯合住建、園林、規劃、交通、水利等多部門,加強協調合作,邊優化設計,邊審查方案,邊準備施工,邊籌措資金。工作人員取消休假,不分白天黑夜,分工合作拿出規劃方案。每年都對照“路線圖”和“時間表”,全面實施城區節點及通道、生態村鎮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綠化工程,重點鎖定“鑲嵌于自然山體之間、蜿蜒于陵水河兩岸和南海岸線的帶狀組團城鄉”,推進陵水美麗家園建設。

  縣鎮兩級按照“城鄉一體、全域布局、上下聯動”要求,以干事創業的認真勁兒廣泛組織發動,掀起了一波波“綠化寶島”大行動的熱潮。歷經幾年建設,東南部濱海紅樹林與森林植被功能提升,形成了縱深防護林和森林旅游開發區;中西部的商品林種植區生機盎然,成為精準扶貧的主體;東北部的生態保護區保持著其原真性,自然秀美,成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主體。

  縱觀陵水生態林業,東南部的光坡、椰林、黎安、三才、新村、英州等鄉鎮,在鞏固恢復既有沿海防護林帶的基礎上,縱深強化防護林體系,重點建設了景觀型防護林,全面完善了沿海區域的生態防護效能,提高了綜合防護能力。各鄉鎮著力自身的區位獨特優勢,激活森林旅游經營主體,試點示范多點發力,加速社會資本集聚,補植補造景觀樹種,在加強生態防護效能的前提下兼顧經濟效益,適度開展森林旅游。

  3、高標準建設海防林帶

  陵水沒有把“綠化寶島”大行動僅僅放在城鎮市民的眼前,求新求變,高標準建設海防林帶,保證了陵水海岸區域的生態安全。

  陵水人把南海視為“祖宗?!?,他們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編織沿海防護林帶的同時,也深深地植下了衛海守疆的信念。陵水人深知,沿海防護林是抵御臺風、海潮等自然災害的第一道防線,在防災、減災、護岸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幾年來,陵水堅持生態底線思維,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深入推進“退果還林”“退塘還林”,出臺了生態保護和建設行動方案,精心守護陵水最強的生態優勢和最大的生態本錢。

  在“綠化寶島”大行動中,縣林業局聯手沿海各鄉鎮,把“增綠量、上檔次、創特色、出精品”的要求落實到海岸生態屏障建設上,對綠化布局、品種選擇、苗木規格、色彩搭配、工程實施等環節嚴格把關,要求在重要區域栽植大苗與鄉土樹種,確保海防生態和綠化美化效果,增強海防林防護效能,保障沿海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同植一片綠色,共享一片藍天。陵水結合海岸線開發整治,采取義務植樹、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等方式補植補造,對海防林帶進行斷帶合攏、窄帶加寬、疏帶加密,修復海岸生態。近兩年來,全縣每年春秋兩季,都組織幾次有規模的海防林義務植樹活動,補植補造椰子、木麻黃、黃槿等各類生態景觀樹,進一步鞏固了海防林的建設成效。截至2019年1月,全縣林地面積保持在104.26萬畝,森林保有量在101.925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61.4%,森林生態的海防效益明顯。

  4、高要求打造景觀廊道

  美化城鄉不是簡單的“化個妝”,而是讓城鄉更發展、更宜居,表面的綠化美化并不是生態化。陵水遵循生態林業科學規律,圍繞東環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及主要景觀大道的沿線兩側綠化,高要求打造景觀廊道,使區域發展融合一體,形成層次清晰、各顯優勢、融合互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近幾年來,突出抓好適生優質珍貴樹種、彩葉樹種的新造和補植補造,著力提升綠色景觀水平,每年持之以恒地圍繞縣城廊道提質城區綠化,在大街小巷種植精品樹木提升綠色“顏值”;著力全縣高鐵和公路通道兩側綠化提質,做到可視范圍內全覆蓋,延伸“綠色紐帶”;瞄準重點河湖水域裝扮“最美岸線”,建造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生態景觀森林體系。

俯瞰G98環島高速東線段陵水文羅互通處,綠樹成蔭,花繁葉茂。武昊 攝

  生態景觀廊道建設,使陵水全縣的綠色森林網絡實現組團連接,提升了全縣林業生態體系的整體功能。景觀廊道的全域綠化建設,提升了陵水的美麗鄉村顏值,什坡村、走所村等7個鄉村獲評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小妹村榮獲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莊,坡村贏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榮譽稱號。

  村村有亮點,鎮鎮有特色。縣委、縣政府順應綠化建設大勢,從“村村通”工程建設著手,結合建設美麗鄉村,科學規劃,合理配置,從通道綠化延伸到村邊種植,打造成以公路綠化為線,村莊綠化為點,荒坡荒地種植為面的點、線、面一體的生態修復格局。采取政府送苗下鄉,財政專項資金、碳匯募捐資金、企業自投資金和群眾投勞的方法,加大通道村莊綠化力度,努力達到修復鄉村景觀生態不漏“一村一路”的目標。2018年投資2億多元,打造出了聯豐村、廖次村、田仔村、妙景村、大園村、軍昌村、龍馬村、五一村、遠景村、光國村等10個省級美麗鄉村,并形成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制度規范。近兩年來,修復和綠化各級通道210多公里,綠化村莊25個,實現了“村村通”道路綠化網絡全覆蓋,村莊綠化率95%以上,為全域森林生態旅游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5、高標準建設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

  陵水是曾經的國貧縣,2012年才脫貧摘帽。上世紀90年代,部分沿海區域海水養殖活躍,不少養殖戶在紅樹林生長的灘涂地帶挖塘養魚,毀林挖塘行為致使當地紅樹林幾近毀滅。養殖者直接排污,又進一步侵害了紅樹林的生長環境,成片死亡,面積不斷縮小,海水水質逐步惡化。

  為了保護和守住這一“珍珠海岸”,陵水從2016年啟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退塘還林護藍,退塘還濕綠美。截至2019年1月,新村潟湖退出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內項目用地4100多畝,完成近岸海域海水養殖退塘6538畝,使這片海域消失的瀕危的紅樹種——紅欖李重現生機,成為全國18個海灣整治項目中實施進展最好、成效最明顯的7個項目之一。這片失而復得的新濕地,2017年12月獲批建立958.22公頃的陵水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使生態建設完美地實現了一次新跨越。

  6、壯士斷腕筑生態修復之基

  紅樹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生長于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上,紅樹林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自然生態系統。作為當今海岸濕地生態系統唯一的木本胎生植物體系,紅樹林起到了海岸森林的脊梁作用。由于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能吸引大量魚、蝦、蟹、貝等生物來此覓食棲息,繁衍后代。

  2014年4月,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調查分析,陵水紅樹林中的瀕危稀有品種紅欖李僅存5株,有些品種已出現生長退化趨勢,尤其是新村港長生村段的白骨壤生長退化更為明顯,分布面積和成活數量僅為上世紀80年代的20%左右。陵水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退塘還濕建設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林業部門瞄準生態文明建設,化熱情為動力,變激情為行動,沉下心來,科學論證、部門合作、精心規劃、適度超前,打造美麗濕地保護區。陵水聯合國家林草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組織專家實地調研,確保地區發展訴求與生態保護紅線不“撞車”,編制陵水新村港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20年達到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生態功能全面恢復,生態休閑效應顯現的目的。

  為盡早筑建林業生態修復的濕地保護之基,陵水人與時間賽跑,揮汗疾馳,全力沖刺,縣委、縣政府多次組織相關部門及鄉鎮研究協調解決退塘還濕的實際困難。濕地建設所在鄉鎮主動擔當,相關部門互相配合,建設的效果又好又快。

  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為項目精細實施提供了可靠保障。如今,站立潟湖舉目四望,成片的灘涂紅樹林在海風中輕快地搖曳,分明感到陵水林業的重心成功地從荒山綠化向濕地修復轉移,“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承諾漸成現實。

  7、騰籠換鳥走精深建設之路

  國家濕地公園不能一劃了之,紅樹林保護不能只保不護。陵水強化自然保護的建設和管理,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保護方案和考核評價制度,落實保護和管理職責,走出了一條騰籠換鳥的精深建設之路。

  我們在新村港潟湖看到,這里面向南海,呈現半封閉的沙壩-潮汐汊道-潟湖海岸體系,港區水域寬闊,周圍群山環抱,是海南島不可多得的天然避風良港。這里的濕地生境類型多樣,由紅樹林、灘涂、水面構成,放眼望去,湖光山色景觀獨特。在澙湖南部岸線上,自西向東分布著石頭嶺、南灣嶺、平頭山、六量山、陵水角等花崗巖低山和丘陵,東北部為高嶺低丘,景觀獨特。經過幾年的紅樹林種植與保護,成片的紅海欖、木欖、白骨壤、秋茄、海蓮、海漆、木果楝等紅樹喬灌已經成林,宛如一片綠海,給秀美海岸增添了新景觀。

  陵水在這個加緊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內,深挖當地民風淳樸的疍家文化、漁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黎苗風情等人文資源的生態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以生態文化為魂,強化科研與科普宣教,突出熱帶海岸生態系統的典型性、海洋生態系統的獨特性、區域類型的濕地生物多樣性,為海岸潟湖系統保護恢復提供示范與展示。

  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隨著紅樹林濕地公園建設保護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難度越來越大。陵水摸著石頭過河,大膽試、大膽闖,不斷攀越建設新境界,提高保護新高度。新村鎮依新村潟湖重點建設的2000多畝紅樹林,已經起到了湖濱帶植被的恢復作用,不斷改善著濕地內的水體水質,便于珊瑚一點點地重新活起來。

  在陵水分界洲島旅游區,工作人員在“海底牧場”的珊瑚保育區進行珊瑚生長情況巡檢。水木 攝

  8、創新驅動求高效發展之果

  攻堅搶救“護藍”,高標準建設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足以證明當代陵水人對紅樹林的敬重?,F已成型的公園海域,人工種養的紅樹林將海岸變得郁郁蔥蔥,大海與陸地和諧共處,不再是過去的“生死搏斗”,張揚出陵水生態建設保護的“紅樹林精神”。

  強化創新驅動,贏得活力無限。濕地公園圍繞建設島內國際一流熱帶濱海休閑度假勝地目標,經過前兩年建設,因地制宜規劃種植紅樹林,保護了原始生態岸線,保住了灘涂水鳥棲息地、原生紅樹林和珍稀紅樹物種棲息地。相繼展開了植被、水文水質、鳥類、魚類、底棲動物、有害生物監測科研研究課題,向社會開放科普宣傳教育,促進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按照這樣的力度再建三五年,公園生態恢復將進一步完善,成為自然生態景觀完好、功能較為完備、吸引力與輻射力強、知名度高的國家濕地公園。

  水波清淺,展現優美澙湖風光;煙波浩渺,保護珍貴熱帶海岸。眼下,陵水林業正在按照規劃藍圖,全力建設公園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梢哉雇?,建成之后的生態保育核心區域“自然”“生態”,自然的濱海原生態風光無限;對恢復重建區深化退塘還林,不斷修復筑牢紅樹林生態屏障;向中外游客開放科普宣教區,展示紅樹林和濱海澙湖濕地生態恢復建設成果;用好用活合理利用區,建設生態旅游設施,開放濕地科普宣教、濕地休閑娛樂、濕地體驗等不同類型的體驗式旅游服務;發揮管理服務效能,對公園范圍內的濕地及動植物資源進行全面保護和科研監測。

  9、統籌城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陵水在建設“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生態家園的進程中,關注民生、關心民生,一手抓改革創新,用生態林業建設應對生態環境治理;一手抓特色提升,打造宜居宜旅宜業之城,著力提升城鄉居民的民生幸福。

  2017年春天,陵水在成功摘取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獲批建設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2塊國家級生態林業品牌后,團結一心向“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發起沖鋒,爭取再為陵水人民贏取海南省第一塊國家森林城市獎牌。2017年8月陵水成立國森創建領導小組,編制爭創規劃,帶領全民創建,向海南省和國家林業部門申報創建工作。2017年12月6日,國家林草局做出批復,要求陵水“搞好城市內綠化,使城市適宜綠化的地方都綠起來;搞好城市周邊綠化,充分利用不適宜耕作的土地開展造林綠化;搞好城市群綠化,擴大城市之間的生態空間。

  近兩年來,陵水著力推進城區、市郊、村鎮造林綠化工程,在主城區和城郊重點區域實施景觀節點及通道綠化美化,在鄉村集中精力抓好森林鄉鎮和綠色示范鄉村建設,打響了一場接一場的綠美工程建設大會戰。

  10、城區綠美宜居宜業

  盤活山水資源,體現陵水韻味,以城帶鄉,宜居宜業。陵水緊緊圍繞“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的目標,用“綠化寶島”大行動在主城區擴綠提質。近兩年來,通過創新“大員上陣、大苗上陣、大家上陣”高效建設模式,堅持“日報告、周通報、月小結”綜合督辦機制,推行“一張任務表、一把檢查尺、一份責任書”質量把關制度,建成了椰林大道、火車站片區、陵水河岸線、海韻廣場等一大批精品綠化美化工程。

  陵水人熟知的建設路-桃源大道-223國道-站前路,是一條由市區通過城郊,連接高鐵站的主通道。結合森林城市創建,集中全縣力量,動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民眾統一部署,對道路兩側的綠化景觀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如今,走在這條道路上,步移景異,一步一景,有一種“山川行舟”的感覺。綠化美化主題明晰,各大節點景觀串聯,構成點線面的景觀格局,凸顯出道路景觀的厚實、連續和大氣。縣城內美麗的陵水河穿城而過,陵水提升兩岸和廣場、建筑區域的綠化美化質量,花帶設計、大苗栽植,分隔不同的戶外空間,給人一種視覺震撼,成為周邊市民休閑賞玩處,每天都有許多市民游客河邊垂釣、河岸健身和廣場漫步。

  地處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核心地段的中央民大附中海南陵水分校,是2012年從北京引進的第一所優質學校。近兩年來,陵水林業局加大校園綠化提升,根據學校教育功能和校舍布局名稱進行綠化、美化、彩化。學校將師生餐廳命名為木棉餐廳,縣林業局指導校園綠化建設時,特別為學校捐贈兩株高大的木棉樹,希望學校在花園式的現代校園里木棉花開,承載起教育為民的新使命。2018年12月學校創立5周年,國家民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福建省的領導參觀校園,稱學校不僅教學管理有特色,而且是一所綠色生態的樣板校。

  陵水堅持以人為本,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圍繞生活旅游“一城”和黎安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發展“一核”,相繼新建或改建出多功能體育館、廉政公園、文化廣場等一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綠色生態公園,90%以上市民出門500米有休閑綠地,使全縣城鄉達到了“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公園維護高效低耗、宜居環境優美宜人”的目標。建綠地、擴廣場、修公園,種大苗、栽好樹、保成活,森林進城、森林環城的格局基本形成,使陵水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濱河城市。

  11、城郊綠美拓展骨架

  陵水的決策者加快建設“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的國家森林城市,并非沿主城周邊“攤大餅”,重蹈傳統城市發展覆轍。他們科學界定城區定位,明確功能布局,進而通過總體規劃、生態規劃、綜合交通規劃,把城區發展的骨架確定下來。

  強化生態保護制度,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城鄉和區域一體化,他們圍繞這一符合陵水實際的新型城市化發展目標,引導主城區和各鄉鎮大力度投入城郊綠化美化,較好地策應了現代生態旅游城市的建設,配合了城市骨架的拓展和延伸。

  結合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陵水重點對影響城郊發展的環、邊、線、點進行綠化提升。環,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主要目的,建設城區周邊環城森林屏障;邊,是以河水流域水土保持為主要目的,建設以陵水河為重點的河岸生態防護屏障;線,是以改善旅游景觀為主要目的,塑造沿線干道交通生態景觀林帶;點,則是以美化城市、凈化空氣、完善旅游休閑設施為主要目的,加強城郊森林及森林公園生態示范點建設。

  三才鎮注重做好縣鎮結合部的綠化美化文章,把森林工程建設重點放在打造連接縣城中心生態走廊,建設鎮村森林生態工程,在城區和鎮內旅游景點和各街村周圍建設綠色森林屏障,城市道路兩旁栽種各具特色的景觀樹,在重點公路兩側建設寬林帶,一個個城郊森林公園與綠地妝點了三才鎮的錦繡大美。

  椰林鎮把城郊綠化美化工程當成生態經濟工程,形成了全區增綠、城市增彩、農民增收、市民增壽、林業增效的林業工程建設體系。城郊綠化使椰林鎮蝶變出美麗容貌和生態內涵,給鎮村帶來了一系列大變化:綠了山,改善了生態環境;增了地,增加了生態效益;添了景,推動了森林旅游業的發展;富了民,促進了林農增收致富;創了品牌,擴大了林果產品的知名度;活了行業,增強了林業發展實力;寬了路,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有效就業。

  城郊綠化,提質增效。各鄉鎮在完善綠化美化功能、提升森林生態品質上“比著干、創新干”,使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吸引力和承載力顯著增強,呈現出“你追我趕、整體發力”的良好局面。2018年新春,全縣聯動,圍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高起點謀劃、大力度推進,啟動了一大批重點綠化景觀工程建設,道路延伸到哪里,綠化美化就到哪里,綠地就建到哪里。隨著站前路、三才大道、陵文路、環城高速等一條條城鄉生態走廊的形成,城市的骨架不斷伸展,城市生態面貌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12、村鎮綠美留下鄉愁

  中央要求城鄉一體建設新型城鎮化,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陵水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盤活山水資源,做強清水灣4A級國家景區的同時,快速發展鄉村旅游,建成了大里生態旅游區、坡村紅色主題公園、赤嶺疍家風情漁村、芬坡村等一批有影響的鄉村旅游點。

  陵水林業科學融合,在國森創建中開辟鄉村綠化專項,引導農民用踏實的努力,山上植樹造林致富,山下植綠美化庭院,給外出的親人和孩子留下憧憬的“鄉愁”。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實施2年來,地處農村的各個鄉鎮結合當地林業特色,引導農民拓寬致富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鼓勵農民利用村旁、水旁、路旁、宅邊和宜林荒地、低質低效果園、拋荒地等非規劃林地建設小林帶、小景區、小景點、小果園、小花園,全縣涌現了一大批綠色示范鄉村。

  2018年,陵水將“綠化寶島”大行動與創森相結合,各鄉鎮將造林任務分解到村組,責任到人頭。文羅鎮坡村率先組織貧困戶成立專業造林隊,既改變了農村生態環境,還把綠色通道建成了“道路經濟”,影響帶動不少鄉村組建農民專業造林隊。統計表明,全縣以村委會、小廣場、居民點和屋邊、田邊、路邊、河邊、渠邊為重點,全面綠化美化,改善生活環境,建設了一大批生態廣場和綠色通道。

  敢為人先,爭創一流,陵水善于打破平衡,敢于進行資源整合,開啟了建設“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的新路徑;勇于探索,鼓勵創造,陵水正視現實矛盾,解放思想迎難而上,開創了生態拓展新內涵,正大跨步地邁向生態宜居的燦爛明天。

  (撰文/艾前進 艾佳)


責任編輯:陳賢玉
相關推薦
最熱評論
驗證碼:發表評論
熱新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亚洲一级在线 | 欧美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91综合网| 午夜三区 |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添 | av一区在线 | 18av视频| 免费看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区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ⅴ国产馆 |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 国产色网 |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 成人爽a毛片免费啪啪动漫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 成人综合一区 | 欧美 视频 一区 | 国产精品第85页 | 精品av| 99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秋霞精品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涩五月 | 99国产一区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熟女毛片|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 | 中文天堂视频在线 | 日韩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 av免费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三级av在线播放 |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小视频 |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