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海南省??谑凶》勘U虾头慨a管理局統計,全市目前有322.77萬平方米“無證房”。該局新聞發言人王賀清算了筆賬:以每套房100平方米計算,意味著拿不到房產證的購房者超過3萬戶。購房者因拿不到房產證,接連與開發商發生沖突,有的購房者將開發商的辦公室砸爛。
近期,??谑小盁o證房”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受到廣泛關注。(《新華每日電訊》7月29日報道)
根據有關規定,房屋自竣工之日起三個月內,應辦理初始登記,購房人最長應在房屋竣工后五個月內拿到房產證。可是在???,四五年拿不到房產證的很多,十多年拿不到的也不稀奇。與之相對應的,是數萬購房者焦慮急迫的心態,隨時可釀成重大社會事件。筆者以為,??诘那闆r,有一定的代表性,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無證房”現象,分析成因,找出對策,避免發展演化為社會問題。
說到成因,我以為這樣的局面主要由兩個方面所促成。第一是市場原因催生的房地產預售制,形成了天然的信用風險。中國的房地產,是一個很特別的市場。一方面是需求的持續旺盛;一方面是開發商的入行門檻很低,資金實力普遍不強;再一方面是政府對房地產市場拉動經濟的熱情很高。所以商品房預售制一經推出,就被上述三方普遍接受。而就在購房者認為預交房款可使房價更低、開發商解決了資金困難、政府認為繁榮了樓市的皆大歡喜背后,一些不講信用的無良開發商,開始利用與購房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自恃握有更大的主動,以犧牲安全性、舒適性為代價多增商品房面積,直至涉及違規開發而辦不出房產證,一步一步把購房者拖入買房無證、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
第二是監管不到位。最為典型的,就是“先上車后補票”的潛規則在房地產領域大行其道。而之所以敢這樣做,惟一能夠解釋的理由,是房地產行業在政府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哪個部門敢嚴明執法得罪開發商?在某些地方高層官員的潛意識里,可能就是“破壞當地發展”的元兇。事前的監管,逐漸變成了“只管審批、不管執法”的花架子——沒有批準的項目,你硬要上,那將來出了問題你負責,與我無關。一些肩負公共服務的政府監管部門,最終淪落為只會發通知、下禁令,沒有任何其它能量的“紙老虎”?!罢胬匣ⅰ弊兂伞凹埨匣ⅰ?,開發商還有什么可怕的?“無證房”又怎能不雨后春筍般冒出?
“海口300多萬平方米無證房”已經不是個小數目,怎么解決,將是對當地政府主管部門踐行執政為民、貫徹科學發展、履行依法行政職責的一次嚴肅考驗。公眾將拭目以待。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