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門:南海一曲漁家傲
亮點
■ 本報記者 蔡倩 特約記者 王儀
1.2億元的投資打造讓潭門煥然一新,引來如織游人、滾滾財源。碧波之潭、南海之門,在“田園城市、幸福瓊海”的主題下,潭門千年古鎮正唱響新曲漁家傲。
聽海:海文化讓城鎮化有血有肉
“自大潭過東海,用乾巽駛到十二更……”翻開發黃的小冊子,眼前突現海水茫茫,耳邊驟響濤聲陣陣。
79歲的老船長蘇承芬家傳的《更路簿》,把浩瀚的南海裝進了一本小小的冊子里,把潭門厚重的歷史濃縮在一頁頁薄薄的紙張上。
潭門,瓊海市的一個漁業小鎮,它的漁民就這樣世世代代犁波耕海,以大浪船下過的豪情,以拓荒者的氣概,繞過暗礁,戰勝急流,行船千里石塘,揚帆萬里長堤。
“潭門文化是城鎮化建設中的亮點,讓這個小鎮有血有肉。”潭門鎮委書記認為漁業風情小鎮的打造,就是基于這深厚的歷史底蘊。
在博鰲開辦“海的故事”主題餐廳的蔣翔又選址潭門鎮,即將在此打造“潭門故事”千年古漁村度假部落。在他看來,潭門才是真正有海的故事的地方。
“一到潭門就聞到了濃濃的海味,看到了南海漁鎮別樣的風情。”來自湖北的游客蔡華東對潭門充滿好奇。不少游客慕名來到潭門,只為聽一段老船長的冒險故事,回味一把千年漁港訴說的光陰。
賞海:立面改造揉入漁家韻味
碧海銀灘、水清沙白、漁舟唱晚……潭門的每一絲風都帶著大海的韻律、漁家的味道。
瓊海先后投資1.2億元對小鎮道路、街道立面及生活設施進行改造。道路從坑坑洼洼到平坦暢通、水電從時斷時續到供應無阻、建筑立面從單調枯澀到風情濃郁,鎮貌從呆板陳舊到明亮光鮮,一個新的潭門炫目登場。
天津游客張先生進入潭門,便被街道兩邊的路燈吸引了目光。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兩旁,船木色的燈桿上吊著一只只圓形燈籠,一溜排過去,就像一根根桅桿瞭望著大海。撫摸著路口轉角處擺著的刻滿風浪印記的滄桑木船,張先生贊嘆:“有傳統又有現代時尚,風情小鎮的韻味一下子就出來了!”
品海:靠海吃海有了新出路
漫步潭門鎮墟,一家挨一家的工藝品店總能留住游人的腳步,琳瑯滿目的貝雕令人目不暇接。櫥窗里打下的一束燈光,讓精致的貝雕流光溢彩。來自安徽的游客鄭漢江戴上眼鏡,仔細琢磨貝雕的每一絲流暢花紋,又買下一個貝雕打算送給親友。
在潭門,更不能錯過的便是海鮮。中午時分,海戀園海鮮餐館中已座無虛席。“在三沙遠海捕來的海鮮,吃起來特別鮮!”一桌來自四川的食客點了一份海鮮拼盤,大飽口福。
“再過兩年,我也不下海打漁了,就在鎮上吃旅游飯吧。”船東何世軒還在鎮上經營著一家海鮮餐館和一家貝藝雕刻廠,潭門新型城鎮化的打造讓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目前,潭門鎮已形成漁業作業、貝藝旅游商品加工業、海鮮餐飲業等多種產業,這個偏居海南一隅的千年漁港小鎮,如今正煥發著勃勃生機,憧憬著漁業風情小鎮的未來。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80年前魯迅的這句話,正是點出了潭門風情小鎮建設精髓。千年古韻、漁家風情、海洋氣息,揉進了新業態,融合了城鎮化建設,扮靚了鎮墟,潭門唱響了新一曲漁家傲。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