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海僑鄉每月都有傳統節日。12個傳統節日有:正月春節、元宵節、正二月土地公節、軍坡節、三月清明節、“三月三”節、四月八節、五月端午節、六月灶公節、七月半鬼節、八月中秋節、九月禾仙節、十月豐收節、十一月冬至節、十二月做年(除夕)等等。僑鄉傳統節日的產生和發展,源于“尊天親地”和追終思遠的崇拜和信仰。除了受儒家思想影響外,還有道家思想的影響。眾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除夕、元宵、土地公節、清明、端午節、灶王節、鬼節和中秋節等,這些節日都來源于中原文化。而軍坡節、“三月三”節、禾仙節和豐收節則起源于鄉土文化。
正月春節是所有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節日。當新年鐘聲敲響的大吉時辰,要備菜肴供奉祖先,供奉的香茗、果品和菜肴全是清一色的素類,沒有肉魚酒。僑鄉人平時習慣用豬油煮菜,而初一零時供奉祖先的菜肴一律不用動物油,而是采用花生油或其它植物油烹炒。祭畢祖先,接著闔家吃“年夜飯”。
“軍坡節”也是僑鄉比較隆重的節日。“鬧軍坡”是紀念洗夫人和其他神明的奉祀盛會。軍坡節最突出的習俗,其一是祭祀洗夫人等神明,其二盛宴款待來客。僑鄉的“軍坡節”最有特色的方面就是“吃軍坡”。舉辦軍坡節的村莊,家家戶戶都宰雞殺鵝大擺宴席,不論是新疏來者,一律盛情款待。這就是“吃軍坡”。軍坡節的酒席筵宴豐盈,殺豬宰羊大擺酒席,花費大于春節。
瓊海苗族歡度“三月三”的特色是不能缺少五色飯。五色飯是苗族同胞歡度佳節的主要祭品。
“七月半”也叫“鬼節”。僑鄉人都擺設酒菜和焚燒五色紙祭祀祖先。還將糯米或燦米或番薯干片磨成漿泥做按粑。吃粑時扒掉包按粑的樹葉,俗稱“剝鬼皮”。其寓意是祈求平安和吉祥。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