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未潑彩》(國畫) 張大千
《2007》(油畫) 方力鈞
《萬里云山》 (國畫) 吳作人
《雄獅圖》(國畫) 徐悲鴻
觀眾在欣賞新春收藏藝術大展的展品。
文海南日報記者 黃媛艷 圖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2014年三亞春節(jié)黃金周,除了一如既往的如織人流和車流,火爆的景區(qū)接待外,有了一抹新的亮色———美麗三亞開始悄然升級為文化三亞。
ART·SANYA藝術季當代藝術展、ART·SANYA藝術季國畫展和保利三亞春拍,讓三亞的馬年春節(jié)籠罩在濃濃的文化氣息中。
“在三亞欣賞藝術從夢想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能在休閑度假之余享受藝術所帶來的歡愉,這是國內知名旅游城市所少有的亮點。”今年春節(jié)黃金周,每天至少200名像鄧翔這樣的游客會前往百花谷欣賞當代藝術展。
當代藝術展:
年輕人的藝術對話
漫步在百花谷,隨處可見的藝術裝置、雕塑、影像、繪畫等作品,讓游客和市民在吃飯、逛街、散步、購物的同時,可以直接欣賞到當代藝術作品,讓“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藝術實現一場“接地氣”之旅。
“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就該有多樣包容的文化,藝術季不同當代藝術作品的展示,滿足了不同文化偏好游客的需求。通過藝術的媒介,游客與三亞建立聯系,產生親近感,這樣三亞對游客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藝術家徐累說。
藝術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不僅豐富了游客的度假體驗,為三亞帶來更多的回頭客;對于許多年輕的藝術家而言,三亞也日漸成為他們職業(yè)生涯起航的地方。在這里,他們的藝術夢開始落地深根。
本屆藝術季上,喜獲華語青年獎海島新銳獎的黃學斌,成為海南當代藝術界最耀眼的明星。在“ART·SANYA國際當代藝術展”5號展廳,黃學斌的作品是一個每兩分鐘就不斷往外吐出一元硬幣的裝置,這其實是他作為旅行社產品設計師日常工資的藝術化表達。海南的本土生活完全可以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素材,通過尋找每一個造訪地的問題和歷史語境,讓藝術成為一種“接地氣”的文化載體。
自小在陵水農村長大的馮推才,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現對城市化的疑問。面對曾經熟悉的地區(qū),不斷被高樓覆蓋,他創(chuàng)作了《玻璃里反射的建筑作品2號》,以波動和扭曲的建筑,表現出對城市莫名其妙變化的哀嘆。
與馮推才無奈中的主動適應不同,生于1988年的藝術家譚天的作品《吐出來就好了》表現出對現實的不適應。
在倫敦讀完4年的自由藝術之后,譚天為謀生在建筑工地當監(jiān)工。“在工地的這段時間,我接觸到了一個與學生時代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國發(fā)展太快,周圍的人都忙忙碌碌的,這種快速、粗糙、廉價的生活方式讓人極度緊張,我一緊張起來就會干嘔。”譚天在工地看到工人用發(fā)泡膠填補建筑縫隙,一旦打入,瞬間就能膨脹起來,填滿所有的空間。由此產生靈感,創(chuàng)作的雕塑旨在表現當代社會的一種浮躁、對撞,但始終“吐不出來”的狀態(tài),期待人與快節(jié)奏的社會能和諧統一,可以有放松的一刻。
國畫展:
向傳統藝術致敬
也許相對于抽象化、夸張的當代藝術作品,國畫不僅代表了一種傳承,也更能被不同藝術偏好人士所接受。
在春節(jié)前夕,山右美術館、北京保利拍賣有限公司等協辦的“回望百年:向傳統國畫藝術致敬”展覽在三亞啟幕。展覽以“百年國畫史”的陣容、脈絡、規(guī)模和分量,以50多位大師名家的130余幅精品之作,呈現了國畫藝術在最近百年來的探
索、革新與突進,及其所煥發(fā)出的異彩紛呈、空前燦爛與勃勃生機。
“藝術季不但要鼓勵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chuàng)新,鼓勵當代藝術的藝術創(chuàng)造,同時我們還要堅守傳統的精神。‘回望百年’展覽所展示的是近現代國畫大師的作品,是傳統與當代的相遇。在對當代藝術的斑斕探索報以掌聲的同時,我們也對國畫大師們在西學東漸過程中的種種藝術實踐與貢獻,表達濃濃的敬意。”ART·SANYA藝術季的總策劃趙屹松說。
鴉片戰(zhàn)爭的戰(zhàn)火敲開古老落寞的中國國門,也拉開了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藝術有“魂”,一批藝術大家以其非凡的才識與努力,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中既有近代以來承千年“老”傳統之余緒而又自鑄格局的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名家,也有采西藝透視光色之學理以創(chuàng)“新”傳統的徐悲鴻、張大千、林風眠、李可染等大師。
走進國畫展,一幅齊白石的《偷酒圖》讓人印象深刻。畫中頑皮饞嘴的猴子頗似人形,全身不加勾勒,唯以濃淡筆墨潑寫而出,創(chuàng)造出全身毛茸茸的效果。頭勢及臉部表情的刻畫十分生動,耐人尋味。只見頑猴的頭部仰起,嘴巴大張,舌頭伸出,欲舔向舉到嘴邊的酒具;面部赤紅,眼珠瞪視,不知是興奮、是緊張,還是酒精作用所致。
畫蝦傳神是人們對齊白石作品的印象,殊不知“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傳神”的齊白石亦擅寫猴,但他的作品多見寓意吉祥的捧桃獻壽,而如此幅之偷酒,卻是他“平生所未畫之作也”。“齊白石擅結合純粹傳統文人畫的形式和非傳統文人畫的旨趣,結束了傳統文人畫的雅俗觀,進而把富有人情味、剛健的、質樸的、新雅俗觀、審美觀傳神表達。”趙屹松說。
與往屆國畫展單純展示名家精品不同,本屆藝術季的國畫展充分凸顯地域特色,不僅有中國近代以來的兩大文化中心———“海上·京津”畫派陳師曾、吳湖帆、劉海粟、陸儼少、謝稚柳等名家的作品;也展示了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富地方特色的區(qū)域畫派———嶺南畫派、長安畫派、新金陵畫派的傅抱石、石魯、黃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大師的作品。
在傅抱石《浪淘沙·北戴河》的畫作中,起伏的波濤由近及遠,由近礁而遠島,漸遠漸淡地聯系在一起。風挾著雨潑灑而下,搖打著秋枝霜葉和滾滾波濤,有動感,有聲響,有節(jié)律……
作為“新金陵畫派”主要開創(chuàng)者、“新山水畫”倡導者和代表人物,傅抱石放棄傳統文人畫的筆墨套路,打破以線造型的不變模式,獨創(chuàng)“抱石皴”,以揉散的散鋒筆法直接造型,從線的思維換成面的思維,以自然的水墨渲染的方法,為山水畫注入了激越、空闊、清健的現代氣息,創(chuàng)造出被徐悲鴻稱之為“元氣淋漓,真宰上訴”的傅氏山水氣象,開辟了中國山水畫的一個全新境界。
欣賞著眾多的國畫精品,海南省文聯副主席李少君不禁感嘆,現今中國很多藝術家雖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但他們還相對缺少傳統精神淵源,而這就是藝術季做傳統展覽的意義所在。
三亞藝術拍賣小試牛刀
如果說ART·SANYA藝術季是場公益化的藝術科普,那么聲勢浩大的首屆半島藏家藝術大展,則讓人們窺見三亞作為藝術處女地的無限可能。
今年,保利的首場拍賣既不在北京也不是香港,而是選擇了三亞。然而,作為藝術拍賣的處女地,三亞既不具有北京作為文化中心的深厚底蘊,又沒有上海、香港等城市強大的經濟背景,保利緣何情定三亞?
也許先看看本次藝術大展,人們就能獲得答案。北京保利聯合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東站畫廊、藝·凱旋藝術空間、北京空間畫廊、世紀翰墨畫廊等5家畫廊,和所謂的“專業(yè)性”展覽一樣,對藝術大展也進行了區(qū)域化的劃分。
琳瑯滿目的畫作和雕塑藝術品呈現出更多的藝術形態(tài),不僅有乾隆御筆、齊白石、傅抱石、徐悲鴻等藝術大師的精品畫作,也有劉小東、徐冰、冷軍三位國際活躍度高且創(chuàng)作領域迥異的藝術家個展;不僅有不同于海域風情的水墨作品,適合于居家裝飾的入門級小作品,也有當代藝術品市場上風頭正起的青年藝術家、市場價格更為透明的成熟藝術家張曉剛、王廣義、劉野、曾梵志、葉永青等人的作品,當然也有前衛(wèi)的、實驗性作品的參與。
帶著自己的裝置作品,藝術家許仲敏首次來三亞拍賣自己展品。“經過近十年的高速發(fā)展后,資本快速聚集三亞之后,文化的作用將日益凸顯,三亞有望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之都,我看好這個市場。”許仲敏說。
而在保利拍賣現當代藝術部負責人賈偉看來,三亞和邁阿密相似,雖然是藝術拍賣的處女地,但是有著很好的文化消費群體,尤其冬季,這個北方等城市藝術品展覽市場的淡季,三亞作為旅游城市的特殊性,卻能夠快速地聚集來自國內外的高層次、高消費人群,具有強大的藏家資源以及新買家進場的可能性。
賈偉透露,此次首屆三亞藝術博覽會,雖然規(guī)模比較小,但作品種類繁多,詹建俊等藝術家甚至愿意將準備參加去年秋拍的作品《天地行》留到本次三亞拍賣,希望能借此在三亞藝術大展的一級市場上,吸引新買家和藝術品愛好者的青睞。
徐悲鴻的《奔騰萬里》以345萬元成交,詹建俊的《天地行》以517.5萬元位列油畫榜首,劉野的《小畫家》被一位新客戶以488.75萬元拍得……為期兩天的拍賣最終總成交額達1.1億人民幣。
小試牛刀就收獲驚喜,讓北京保利拍賣執(zhí)行董事趙旭倍感欣喜。“通過這次拍賣,可以看出三亞已經初步形成了藝術收藏與消費兼?zhèn)涞牟丶胰后w,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藝術品交易中心。我們期待在這里發(fā)現更多的新客戶。”趙旭說。
當美麗三亞的城市名片已經廣為人知后,文化三亞成為鹿城的又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攜手知名拍賣行、美術館,在實現藝術普及和打造文化中國年的同時,三亞作為中國“藝術冬都”的雛形已悄然顯現。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