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培康現場即興演奏葫蘆絲曲(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南海網海口11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符玲)11月20日,南海網記者在海口第一眼見到汪培康時,覺得這老頭會玩攝影還會吹葫蘆絲,有些訝異。在汪培康眼里,他不是什么大家,只是熱衷于藝術,而他的藝術觀就是想感染更多人熱愛藝術,享受人生。
汪培康年逾6旬,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岳陽市民族樂團團長。擅長葫蘆絲的他多次獲得國內葫蘆絲大獎,并出版了專曲《版納泉》,獲得業界人士肯定。
汪培康告訴記者,少時,家對面有人用長笛吹了首曲子,聽得他陶醉不已。那時起,汪培康心里就種下了關于音樂的夢,心想要是自己也有一只笛子該多好啊!上初中時,家庭貧困的他為了得到笛子,冒著被父親打罵的恐懼要來了兩毛錢,買了一支笛子。從那以后,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拿著笛子在上坡上、田野間、屋子里到處吹。
1967年,高中即將畢業的汪培康本想考入音樂學院,去學習自己鐘情了多年的音樂,可是文化大革命中斷了他的音樂夢想。汪培康被下放到了臨湘白云礦,在那里度過了最為艱苦的一段日子,雖然每天挑完礦很累,但他仍會吹上一會笛子。
幾十年過去了,汪培康一直堅持做自己最愛的音樂,各種樂器都玩了遍,但他仍然在尋找自己最中意的樂器。2001年,當時的汪培康已經退休在家,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中央臺播放的葫蘆絲演奏節目后,被優美的旋律給吸引住。
通過四年多的努力,汪培康不但自學會了吹葫蘆絲,還多次獲得全國葫蘆絲賽大獎,其編寫的樂譜《版納泉》更是得了2011年全國巴烏邀請賽比賽金獎。由于葫蘆絲吹奏技巧出眾,2013年1月,他被邀請為云南巴烏比賽的評委。
為了讓大家都能享受到葫蘆絲的音樂,汪培康甚至在家里辦起了葫蘆絲培訓班,手把手地教學生怎么吹葫蘆絲。“我的學生有78歲高齡的老人,也有5歲的孩童。大家在這里不僅學會了如何吹葫蘆絲,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通過學習葫蘆絲,懂得了不僅是在音樂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有張有弛的,有了更多修身養性的心得。”
汪培康還說,這回來海南主要是采風,他希望將海南的景美與人美寄予在葫蘆絲創作中。他向記者細數了海南火山石做的圍墻,萬泉河邊的流水、五指山下的蔥郁,“我覺得海南哪里都美,一到海南我就有強烈的創作欲望,希望很快創作出一首屬于海南的葫蘆絲曲。”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