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椰風海韻,打太極健身。特約記者 孫清 攝
當北方眾多城市被重度霧霾籠罩,海南島上,瓊南七市縣聯手開始轟轟烈烈地推介以養生暖冬為主題的特色旅游。
■ 本報記者 馬珂
當北方眾多城市被重度霧霾籠罩,北京老人張福海果斷沖出“包圍”飛到海南,踏上了他一年一次的養生之旅。
與此同時,海南島上,瓊南七市縣聯手開始轟轟烈烈地推介以養生暖冬為主題的特色旅游。
從養生旅游初入人們視線,再到對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即將開工建設。海南島上養生游帶給人們怎樣的期待?
海南擁有一流養生資源
“每年最期待來海南過冬,一些老毛病可以不治自愈。好空氣、好水質、好食物、好景色、好心情,怎么可能換不來好身體?”張福海老人連用幾個“好”,說出了他幾年來在海南養生的心得。
這幾個“好”在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長楊哲昆眼里是海南特有的“綠色”和“藍色”。楊哲昆稱海南擁有大面積的原生性綠色生態資源,不僅凈化出高質量的空氣,對水土的保持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這種原生性令眾多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也望塵莫及。
“除了綠色,還有藍色。”楊哲昆稱,海邊幾乎是全世界度假的首選地區,海風中含有鹽分,鹽分中的碘可以調節人身體免疫系統。“全世界含鹽度最高的兩個海域是加勒比海和南海周邊,海南這樣藍色和綠色資源兼顧地區是極為少見的。”楊哲昆說道。
海南瓊海天來泉旅游不動產有限公司策劃總監秦陳虹則認為,養生的種類繁多,但無論如何定義養生,海南都是國內乃至國際的養生寶地。“人文養生,我們有南山宗教、軍坡文化;溫泉養生,我們有四大溫泉和冷泉;生態養生,我們有紅樹林、尖峰嶺;有機養生,我們有五指山靈芝和有機茶園;靜養可以去雨林禪修;動養可以開展山地和濱海自行車運動;食養有無公害和有機食材;情致養生則有花梨木、沉香收藏。”秦陳虹如數家珍,一口氣將海南的養生資源說了個遍。
而國家級營養師、養生食療專家張曉冬更是對海南有說不盡的“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優質的空氣和水,有機食品種類繁多,在海南食療養生效果遠高于內地。”
對于吃,楊哲昆也有“話”要說。“養生靠的不僅僅是環境好,餐飲更是重要的一部分。在海南野生產品繁多,例如五指山野菜和靈芝。有機種植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楊哲昆還特別提到海南是南藥王國,食補藥膳大有文章可做。“這些足以讓普吉島、巴厘島也羨慕不已。”楊哲昆自豪地說。
養生旅游從
“我要來”到“要我來”
“海南陽光充足、氣溫高、負氧離子含量高,這些都是大自然殺滅病菌的‘神器’。相對而言,流感病毒,在海南不容易傳染、擴散。”海南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海南從容度過了非典、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甲流等疫情,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侵擾。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南的養生旅游發展也是從成功阻截非典開始紅火起來。2002年被稱作海南養生旅游元年,三亞提出了康復旅游的概念,東北游客開始成規模來到三亞。2003年,海南因“零非典”被譽為“健康島”,真正奠定了養生旅游的江湖地位,大量游客自發來到海南。隨之而來的是旅游養生地產初具雛形,養生成為地產商叫賣的銘牌,文昌、瓊海、定安也開始走入人們的視線。2006年老年養生游火爆,來海南過冬成了島外老人的時尚,同時養生游輻射到境外俄羅斯等國。2009年,隨著海南人自有車輛增多,5+2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海南養生游的發展。2010年,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休閑療養成為題中之義,首屆海南國際旅游島度假養生文化節隨之誕生。
“如今,養生旅游開發模式越來越豐富,東環鐵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也調動養生項目的發展,養生旅游的受眾也被細分。”秦陳紅說,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即將開工建設,省內市縣也開始聯手打養生旅游牌,這無疑將吸引更多為養生而來的人。“可以說,海南養生旅游實現了從島外人零散地來自尋養生到島上人有規模有組織地邀請人來養生的轉變。”秦陳紅說道。
創意先行
養生產業將大有可為
據了解,健康產業是產業鏈最長的產業之一,也是低碳的、綠色環保的,休閑療養產業作為其中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高回報而且綠色環保的產業。專家認為,最有條件、最有能力發展以醫療保健旅游為龍頭的健康產業的國家和地區,是在北回歸線以南,赤道以北一個狹長版圖中的馬爾代夫、美國的夏威夷和中國海南。
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發展休閑療養產業,把海南國際旅游島打造成國際養生保健基地,正是為了豐富海南的旅游市場,提升海南的旅游產品結構,滿足人們越來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雖然養生旅游已經被重視起來,但目前海南仍缺乏成規模和品牌的養生旅游產品。”楊哲昆以溫泉為例稱,海南溫泉資源首屈一指,不同的溫泉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溫泉都足以根據其自身特點開發成獨特的養生之地。“而目前資源并沒有被充分利用,走了同質化的道路,溫泉優勢沒有完全體現。”楊哲昆還稱,海南富硒的地區和產品很多,完全可以開發出富硒主題的獨家產品。
“要做大做強這個產業,不能僅是簡單的模仿,而需要創意先行,根據資源優勢做出自己的特色來。”楊哲昆說道。
秦陳紅也認為創意產品研發對海南養生旅游發展很重要。“做這個產業的人很多,但是沒有做透。”秦陳紅說民間力量相對于產業發展可能過于薄弱,這需要政府引導,并在政策層面上有更多支持。
據了解,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即將開工建設,這其中凝聚了眾多業內人士對海南養生產業發展的期待。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