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海南頻道10月12日電(記者陳銳、王暉余)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推進,不少投資商進入海南餐飲業。然而,種種原因使他們面臨嚴峻挑戰。
發展快
據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陳恒介紹,海南餐飲業發展日新月異,在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的同時,其經營業態、投資來源等均呈多元格局。
從經營業態看,海南餐飲業已形成多樣化格局。除正餐外,快餐、大排檔、農家樂、咖啡廳、西餐、酒吧、茶館等多種經營百花齊放,并不斷成為新的經營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從資金來源看,餐飲業投資逐漸趨于本地化、民間化。來自房地產、建筑裝飾業、貿易等行業的經營者不斷從積累的資本中分流一部分轉入餐飲業;必勝客、肯德基等品牌加快投資步伐;部分實力餐飲企業不斷擴大自身規模,加大投入力度。
從體制結構看,私營和個體餐飲業占主導地位,外資、股份合作等餐飲企業在行業中占一席之地。
隨著數量增多,市場供需關系發生變化,海南餐飲企業已進入市場競爭階段。部分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走向品牌連鎖化,海南餐飲龍頭龍泉集團在省內分店已達數十家……
差距存
盡管海南餐飲業取得進步和發展,但由于體制、結構上存在的矛盾尚未改變,企業盲目投資、服務水平偏低、科技投入不足等問題嚴峻。
傳統餐飲業資金投入小、技術含量低,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市場準入門檻低,大多數個體、私營餐飲企業經營粗放、產品雷同。在完全的市場競爭下,每年有許多餐飲企業關閉,又有不少餐飲企業開張,餐館林立表象背后,隱藏的卻是盲目投資。
人員流動頻繁,整體素質偏低,制約服務質量提升。海南餐飲業服務員八成以上來自當地農村或省外務工者,大多只有初中文化。企業為盡可能減少和降低經營成本,讓一些未經培訓的打工者上崗,影響了整體業務水平。
由于科技投入不足,海南餐飲業缺乏發展后勁。海南龍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符史欽表示,由于海南餐飲業停留在經驗積累、相互仿造的層次上,在科學管理、菜品研發、工藝技術、營養保健等方面的科技投入不足,餐飲業的經營管理標準化、生產工藝的工業化尚未提上議事日程,對餐飲業的經營管理創新、菜品研發和營養配比上未給予充分重視。
符史欽認為,餐飲業競爭激烈、科技含量較低,薄利多銷是共同特點,受物價上漲、行業管制相對乏力等影響,餐飲業負擔加重,經營難度增加。
特色缺
海南餐飲業目前大多是非海南本土特色的餐飲品牌,缺乏本土特色,這意味著餐飲業不成熟,海南餐飲業要想進入黃金發展期,必須借助國際旅游島建設東風,大力發展海南本土特色餐飲。
餐飲業的滯后影響旅游業發展,許多來島觀光的旅客為飲食缺乏本土化而感到不滿。需發展有海南特色的餐飲品牌,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餐飲品牌,推動餐飲業轉型升級。
在餐飲服務國際化方面,海南的高星級賓館已適應要求,但社會餐館整體而言存在指引標識不規范,餐館服務程序、服務方式和服務用語不符合國際慣用要求,餐館的環境和安全衛生管理達不到發達國家水平,配菜過程中不重視合理的膳食平衡和營養搭配等情況。
業內人士認為,海南餐飲業潛力很大。以海口騎樓小吃街為例,其飲食特色化、服務規范化得到市民和游客好評。因此,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完善管理機制,加強品牌建設,加快傳統餐飲業向現代餐飲業轉變,是促進海南餐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