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子,能治咳、清熱、潤肺、養顏,自古就有“百果之宗”的雅稱。梨子的“祖先”在中國,我國栽培梨子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那么梨子的營養成分到底都有那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梨是世界主要水果之一,各大洲均有分布,其中以亞洲、歐洲產量最多。中國梨資源之豐富居世界之首,在我國水果中產量僅次于蘋果,并且易于長期保存,故被列為我國四大水果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主要出口水果之一。梨在世界上可分為“西洋梨”和“東方梨”兩大類,西洋梨原產歐洲,東方梨原產我國,又稱“中國梨”,主要品種有秋子梨、白梨、砂梨和新疆梨四類,常見的有20多個品種,如鴨梨、碭山酥梨、雪花梨、香水梨、京白梨、秋白梨、鴨廣梨、子母梨、長把梨、黃梨、巴梨、杭青、二宮白、新世紀、開菲梨、茄梨等。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保健食用。但是梨子又不是人人能吃、多多益善的,那么秋季保健應該怎樣選梨,如何選好梨呢?究竟有些什么講究呢?請見下文詳述:
一、幾種常見的梨子
鴨 梨
鴨梨亦名雅梨,是白梨系統中的佼佼者,也是我國古老的優良梨品種。因果實呈倒卵圓形。近果柄處有一鴨頭狀突起,形似鴨頭,故名鴨梨。因其產地原主要在河北省等地,通過天津出口,又稱天津鴨梨。成熟的鴨梨單果重一般在150~250g之間,皮薄、肉白、脆嫩、無渣、多汁、味甜,享譽國內外。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等。鴨梨除可鮮食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鴨梨能“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適用于支氣管炎、咳嗽、煩渴失音、便秘等。著名的上海“梨膏糖”就是以河北鴨梨為原料精制而成,是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的傳統良藥。鴨梨還可以釀酒,制醋,制作果脯、梨干、梨罐頭和梨汁飲料等食品。
貢 梨
溪湖貢梨,產于本溪市溪湖區張其寨鄉。果實成熟后,肉質細膩、汁液多、香甜味濃,是祛膩、解酒的佳品。據史料記載,盛京禮部選擇此處為皇家果園,設置領催官員以及園丁數人管理梨園生產,每年按時交納鮮果,并送往盛京,故稱“溪湖貢梨”。
香 梨
世界上梨子的種類十分豐富,庫爾勒香梨不愧于一枝獨秀。在所有梨當中,只有庫爾勒的梨分公梨和母梨,據專家介紹,有花萼的象長胡子的就是公梨,沒有花萼的就是母梨。而且,母梨更好吃。新疆當地早就有“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香梨沒有渣”的說法,說明庫爾勒在被譽為瓜果之鄉的新疆是重要而獨具特色的林果基地。庫爾勒香梨實屬果中珍品,聲名遠揚海內外。
酥 梨
紅香酥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育成。母本為庫爾勒梨,父本為鵝梨。果實呈長卵圓形或紡錘形,平均單果重200克,最大果重約500克;果面潔凈、光滑、果點大,果皮底色綠黃,陽面2/3鮮紅色;果肉白色,肉質微密較細,原細胞少,汁多,味甘甜,香味濃。
沙 梨
沙梨是深圳主要的特色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北半部的山區,尤以有“水果之鄉”美稱的石巖為最。石巖沙梨與北方梨相比有幾大特點:一是大:“果大如瓶”,最大者一般有700克左右;二是汁水好:梨肉雪白,肉質脆爽,食后無渣,水份極多;三是特別甜:味道可口,甘甜無比。沙梨外現呈球形,表皮有褐色、黃色和綠色三種顏色,表面有褐斑,一般生長在氣候溫暖濕潤的山地沙土中。石巖沙梨性涼,可治療熱癥,清熱解毒。主要品種有青梨、黃梨、蜜梨三種,以產于烏石巖的沙梨為最好。
二、梨子的營養成分
梨子營養非常豐富,水分充足。每100克鮮梨中,含脂肪0.1克,糖9克,蛋白質0.1克,磷6毫克,維生素C4毫克,鐵0.2毫克,無機鹽鈣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胡羅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蘋果酸等,這些都是人體必需的物質。100克果肉的產熱量為37千卡,比同量的其他瓜果熱量都高。梨不但能生吃,還可熟吃,味道別具一格。
三、梨子的藥用價值
眾所周知,梨子是滋潤嗓子的上品。據說,我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每天都要吃雪梨,他常常是下午一邊給學生講戲,一邊慢慢吃一碟雪梨片。 梨的藥用價值很高,其葉、花、皮、根、果肉均可人藥。
《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性味甘涼,入肺胃經,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好療效。患者吃梨,可以生津解渴、潤肺去燥、清熱降火、止咳化痰,作為輔助治療,對恢復健康大有裨益。
近年來,科學家還指出,吃梨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也大有裨益。因梨能降低血壓,清熱鎮靜,減輕頭暈目眩、心悸耳鳴等癥狀。梨的營養豐富,能保護肝臟,幫助消化,所以也常作為肝炎和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