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養殖的文昌雞舍

放養的文昌雞

養蟲喂雞

種植牧草

正宗文昌雞身材嬌小

在文昌的公路邊,隨處可見文昌雞的廣告宣傳。
探訪海南四大名菜 · 文昌雞
海南歷來有“無雞不成宴”之說,所以文昌雞是海南最負盛名的傳統菜,也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中市民食用最多、養殖規模最大、發展規劃最好的。如今的文昌雞名揚中外,不僅在華南各省和港臺地區、東南亞各國備受青睞,甚至在美國都能經常看到“海南文昌雞飯店”的醒目中文招牌。同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相比其他,文昌雞的成功有無可借鑒之處?其未來又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
本報記者 鄧宇 蔡康/文 鄧宇/圖
歷史淵源
據記者了解,追溯文昌雞飼養歷史已有400多年之久。清代由福建、粵東地區移民帶入,并落戶文昌,一代代的生化作用之下,就逐漸養成了今天身材嬌小、翅短腳矮、毛色光澤、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優質雞種。
文昌市畜牧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宗的文昌雞因為體型嬌小,每只毛重約在2.9至3.2斤左右,宰殺后的凈重僅有2斤多。“從體重辨別文昌雞”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一種方法。
名之由來
關于文昌雞的得名,有著數種不同的版本。據清代《嶺南雜事詩抄》記載:“文昌縣屬有一種雞,若牧肉,味最美。蓋割取雄雞之腎,納于雌雞之腹,遂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漸疏,異常肥嫩。以其法于他處試之則不可,故曰文昌雞”。
還有一種說法,是相傳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為官,回京時帶了幾只雞供奉皇上。皇帝品嘗后稱贊道:“雞出文化之鄉,人杰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
營養價值
據研究表明,在文昌雞肉中,粗脂肪的含量只有1.104%,這種低脂肪的含量正是文昌雞肥而不膩、老少皆宜的原因。文昌雞肉中富含谷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纈氨酸、丙氨酸等16種氨基酸,含量總和達到了驚人的67.428%。此外,雞肉中各種礦物質含量總和也達到了9.286%。
所獲榮譽
文昌雞是中國烹飪協會評選出來的“中國名菜”,被國家列入“無公害農產品”,并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成立期間,參加會議的貴賓品嘗文昌雞后倍加贊賞。文昌雞現已成為海南博鰲亞洲論壇的主要菜肴之一。
2004年10月,文昌雞成為海南省率先獲得“原產地標志注冊”殊榮的地方名產。
2009年6月,文昌雞獲得國家“證明商標”注冊。
2009年,文昌雞被列入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產業成熟 龍頭企業帶富一方
文昌雞取得的諸多榮譽,從古至今可謂不勝枚舉,難怪當地人說起“文昌雞”都是滿臉自豪。當記者在文昌采訪后才明白,這種引以為傲的自豪不僅僅來自于文昌雞那些耀眼的光環,也來源于其帶來的經濟實惠。
經調查,文昌現有文昌雞加工廠1個,專業孵化場40個,養雞(場)專業戶2545家,已成立11家文昌雞養殖合作社,現全市文昌雞飼養從業人數達16000人。文昌雞養殖業已成為文昌市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在海南的四大名菜中,文昌雞是目前惟一具備產業發展規模的一道美食。”早在2006年的文昌雞產業發展論壇上,就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這一看法。這不僅是因為文昌雞的養殖方法有別于嘉積鴨、和樂蟹和東山羊其他三道名菜,也是基于目前文昌雞的產業發展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關注扶持,造就了一批諸如龍泉文昌雞、榕籽文昌雞之類的“龍頭企業”。據文昌市畜牧局的統計數據,2010年該市文昌雞總產值達13.1億,占全市畜牧業總產值的68.5%。
海南省農業廳的數據表明,海南文昌雞的年出欄量已達到8500萬只,占全省雞的年出欄總量60%,其中出島外銷的文昌雞為3100萬只。目前,年孵化文昌雞苗超過500萬只的有6家企業,包括龍泉文昌雞集團、海南榕籽文昌雞公司、海南潭牛文昌雞股份公司、文昌市歌頌畜禽發展公司、海南永基文昌雞發展公司、海南城西文昌雞養殖公司。而海南龍泉集團、海南榕籽文昌雞、海口羅牛山等都逐漸完成了從種雞提純育種、種雞飼養、肉雞牧養、肉雞育肥、屠宰加工到銷售的產業鏈配套。
旺盛的市場需求、初具規模的產業化發展帶動了農民的養殖熱情,使得文昌雞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除文昌外,海口、澄邁、瓊海、儋州、定安等市縣都涌現大批文昌雞養殖專業戶。目前,文昌雞養殖的“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已經成熟并不斷壯大。
海南省農業廳在其召開的文昌雞產業發展規劃會議上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擇優扶持壯大一批品牌優勢突出、聯結農戶多、讓農民獲利多的龍頭企業,并培育一個龍頭公司上市,爭取于2012年向證監會上報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
據悉,海南潭牛文昌雞股份公司已經提出,要在未來5年再建7大項目。這7大項目包括建年出口加工3000萬只的熟食文昌雞加工廠、70萬套父母代種雞場、年出欄3000萬只的出口雞場、年處理新鮮雞糞15萬噸的有機肥料廠、優質文昌雞品種資源基因庫、年產30萬噸飼料的文昌雞專用飼料廠、年產1億只文昌雞苗的孵化廠。項目達產后年總產值將達到40億元,為我省城鄉居民提供7500個就業崗位,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直接帶動12500戶農民養雞致富。
立足長遠 深度挖掘創新品牌
“文昌雞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不能盲目追求數量擴張,而應通過推廣標準化養殖,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和產品質量,從而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疾病控制專家廖明在文昌雞產業發展論壇上,曾如此指出文昌雞產業發展存在的機遇與問題。
海南龍泉集團總裁邢益師也提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從美食角度講,以文昌雞為代表的海南美食如何與海南的文化、民俗等結合,進行挖掘、傳承、創新,是一個值得產學研各界深入系統研究的大課題。
作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文昌雞,應借力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進一步挖掘、開發、整合、提升,帶動海南美食飛得更高更遠。這是今年舉行的第十二屆龍泉文昌雞產業發展暨美食文化節上與會專家的一致呼吁。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作為本省文昌雞養殖龍頭企業的諸多企業同樣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他們紛紛在產品創新、挖掘品牌文化上花心思、下力氣,延續著文昌雞的輝煌。
1998年“榕籽”公司在全省養雞行業中率先注冊了“榕籽”文昌雞商標,填補了文昌雞沒有商標的空白。目前文昌市已注冊“榕籽”、“龍泉”、“潭牛”、“牧榕”、“榕林”等多個商標,龍泉、羅牛山文昌雞育種場已取得供港活雞出口注冊認證。
位于文昌市潭牛鎮華僑農場鳳頭村的榕籽文昌雞養殖基地,是一家主要以生產種苗和籠養雞為主的養殖基地。該基地場長馮豐告訴記者,這個基地建立于2003年,目前共有一萬多只種雞,每年的利潤上百萬元。像這樣的養殖基地,榕籽文昌雞在文昌還設立了3個。
“我們榕籽文昌雞在傳統養殖方式上改革更新,推出了蟲草文昌雞的新概念。”據馮豐介紹,蟲草文昌雞目前已經推出了蟲草原味蒸雞、蟲草白切雞、蟲草鹽焗雞、蟲草陶缽烤雞等系列。
在馮豐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榕籽文昌雞養殖基地。基地除了養殖著“籠養雞”和“坡養雞”外,還有一片片綠油油形似菜地的牧草,甚至一箱箱各式各樣的昆蟲,這些都是文昌雞的食物,也是“蟲草文昌雞”得名的由來。
在文昌東路鎮龍泉集團養殖基地的采訪經歷同樣令人耳目一新。一株株果木林立,一排排鮮花環繞,30多棟雞舍錯落有致地坐落在紅花綠葉間,也難怪龍泉的員工自豪地稱之為“花園式養雞場”。
據龍泉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他們在提升現代化標準和企業員工技能上持之以恒,不僅引進了現代化成套孵化設備,建立了現代化雞舍,還與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共同組建“龍泉文昌雞研發中心”,先后培養了一大批養殖專家。龍泉文昌雞的存欄量也從創業初期的幾萬只發展到現在年產800多萬只,不僅滿足了集團各大酒店和本省消費者的需求,還遠銷內地、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
從海南島上走出來的文昌雞,其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其品牌影響越飛越高。與其他的三大海南名菜相比,文昌雞已經率先前行,并走出一條可供參考借鑒的康莊大道。我們期待東山羊、和樂蟹、嘉積鴨能夠奮起直追,我們也期待能看到“海南四大名菜”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