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艷艷夏日,剛從炎熱的大太陽底下逃離,躲進冷氣房時,如果能夠馬上來上一大杯冰冰涼涼的飲料,鐵定叫不少人想打從心底大喊聲“透心涼”或“爽快啦”!不過,中醫師警告,老把肚子當冰箱,可得小心當不成水妹妹,反倒吃出四四方方“冰箱”身材,肥胖機率大增,連皮膚也容易干巴巴。
根據老中醫的臨床經驗,現在很多小女生,從小經常冰品、可樂不離手,打亂身體自然調節溫度的規律,結果就是百病叢生。
飲食的溫度有多重要?中醫師表示,人的身體,可是大自然最精密的設計,但一般人卻鮮少體會到它的重要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切跟著感覺走,反倒因為飲食的溫度亂調、飲食的方式不對,傷害自己的健康,埋下日后致病的根源。
不對的飲食溫度可比健康隱形殺手!打個比方,現今低碳生活風行,大家都知道不該再使用傷害地球的能源,該利用太陽能、風力、潮汐等大自然運作的能量,以避免再去污染地球,造成二次、三次的傷害。人體何嘗不是如此。地球毀滅是地球溫度上升,同理,人體的溫度若變化太多也會造成健康毀滅,衍生出許許多多疾病。
人體溫度忽冷忽熱,只有百害無一利。舉例來說,夏天外頭氣溫高,為了散熱,人體會不斷流汗,當流汗時,血液、皮下組織的水份大量向外流失,這時人自然會想補充水份,但冰涼的飲料并不是最佳選擇。李深浦強調,冰涼的飲料一進到肚子,想要被人體吸收利用來補充水份根本不容易,因為過低的溫度,只會造成血管收縮,恰恰相反,造成血液黏稠,皮膚組織更干燥。
不僅如此,長期習慣喝冰涼的飲料解渴,會讓身體仿佛處在冰箱當中,胃腸營養代謝變差。身體也會怕欠缺足夠營養,就像處在冰天雪地的北極熊,為了自保“過冬”,大腦會下令囤積更多的脂肪、血糖及熱量,導致發胖。甚至出現三高癥狀。
夏天解渴到底怎喝才對?室溫的涼水就是解渴的圣品,消暑不該靠冰品,人體溫度的調節必須溫和漸進,才不會打壞自然節奏,引發疾病。
夏季食療要訣: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易侵犯上焦心肺,流汗太多會傷津耗氣、注意力難集中、四肢疲倦乏力等,特提供茶飲和穴位來自我保健。
天氣悶熱,稍不小心就可能中暑。其實中暑分“陽暑”和“陰暑”,癥狀大不同,中醫須辨證論治,配合茶飲和穴位來自我保健。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